|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21页 |
| ·纳米材料 | 第7-8页 |
| ·量子点 | 第8-15页 |
| ·量子点的概念及其基本性质 | 第8-10页 |
| ·量子点的发光原理 | 第10-11页 |
| ·量子点的优势 | 第11页 |
| ·量子点的应用 | 第11-15页 |
| ·氧化锌量子点 | 第15-21页 |
| ·氧化锌概述 | 第15页 |
| ·纳米氧化锌的优势 | 第15-16页 |
| ·纳米氧化锌的光致发光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 ·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 | 第18-20页 |
|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 第二章 实验药品及仪器 | 第21-25页 |
| ·实验药品 | 第21页 |
| ·实验仪器 | 第21-22页 |
| ·表征手段 | 第22-25页 |
| ·X 射线衍射(XRD) | 第22-23页 |
|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第23页 |
| ·红外光谱(FT-IR) | 第23-24页 |
|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 | 第24页 |
| ·光致发光光谱(PL) | 第24-25页 |
| 第三章 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包覆的 ZnO 量子点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 第25-34页 |
| ·引言 | 第25页 |
| ·实验部分 | 第25-26页 |
| ·APTES 包覆的 ZnO 量子点的制备 | 第25页 |
| ·溶血实验 | 第25-26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6-33页 |
| ·X 射线衍射(XRD) | 第26-27页 |
|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TEM) | 第27-30页 |
| ·红外光谱(FT-IR) | 第30页 |
|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 | 第30-31页 |
| ·光致发光光谱(PL) | 第31-32页 |
| ·溶血实验 | 第32-33页 |
| ·小结 | 第33-34页 |
| 第四章 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包覆的 ZnO:MgO 量子点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 第34-46页 |
| ·引言 | 第34页 |
| ·实验部分 | 第34-36页 |
| ·APTES 包覆的 ZnO:MgO 量子点的制备 | 第34-35页 |
| ·正交实验 | 第35页 |
| ·溶血实验 | 第35-36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6-45页 |
| ·APTES 包覆的 ZnO:MgO 量子点制备条件的最优化 | 第36-37页 |
| ·X 射线衍射(XRD) | 第37-38页 |
|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TEM) | 第38-39页 |
| ·红外光谱(FT-IR) | 第39-40页 |
|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 | 第40-41页 |
| ·光致发光光谱(PL) | 第41-44页 |
| ·溶血实验 | 第44-45页 |
| ·小结 | 第45-46页 |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6-49页 |
| ·全文总结 | 第46-47页 |
| ·本论文创新之处 | 第47页 |
| ·展望 | 第47-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5页 |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55-56页 |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