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青少年心理学论文

感恩与主观幸福感: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的探讨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绪论第10-13页
1 文献梳理和探讨第13-31页
   ·幸福感研究第13-14页
     ·幸福感的涵义第13-14页
     ·主观幸福感及相关研究第14页
   ·感恩研究第14-26页
     ·感恩的概念第14-18页
     ·感恩的理论第18-22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2-26页
   ·感恩和主观幸福感第26-31页
     ·感恩预测主观幸福感第26-27页
     ·感恩和主观幸福感的中介机制第27-30页
     ·感恩和主观幸福感的调节机制第30-31页
2 研究设计第31-39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31-32页
   ·研究思路第32-34页
     ·两者关系的研究第32页
     ·中介机制第32-33页
     ·调节机制第33-34页
   ·研究问题和假设第34页
   ·研究方法第34-39页
     ·被试的选取第34-36页
     ·施测程序第36页
     ·研究工具第36-38页
     ·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第38-39页
3 研究结果第39-61页
   ·感恩和主观幸福感第39-45页
     ·感恩和主观幸福感各维度总体分布状况第39-40页
     ·感恩的相关差异检验第40-42页
     ·主观幸福感各维度的相关差异检验第42-44页
     ·感恩和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分析第44-45页
     ·感恩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回归分析第45页
   ·感恩和主观幸福感的中介效应分析第45-57页
     ·以社会支持为中介第47-50页
     ·以应对方式为中介第50-53页
     ·以亲社会倾向为中介第53-55页
     ·以积极情绪为中介第55-57页
   ·感恩与主观幸福感的调节效应分析第57-61页
     ·以移情能力为调节变量第58-59页
     ·以积极情绪为调节变量第59-61页
4 分析和讨论第61-72页
   ·大学生感恩和主观幸福感第61-66页
     ·大学生感恩和主观幸福感总体分布状况第61-62页
     ·大学生感恩倾向在不同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第62-64页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在不同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第64-65页
     ·感恩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第65-66页
   ·大学生感恩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机制第66-70页
     ·社会支持在两者关系上的中介效应第66-67页
     ·应对方式在两者关系上的中介效应第67-68页
     ·亲社会倾向在两者关系上的中介效应第68-69页
     ·积极情绪在两者关系上的中介效应第69-70页
   ·大学生感恩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调节机制第70-72页
     ·以移情能力为调节变量第70-71页
     ·以积极情绪为调节变量第71-72页
5 研究结论第72-74页
6 研究局限和展望第74-76页
   ·研究局限第74页
   ·对后续研究的展望第74-76页
参考文献第76-83页
附录第83-93页
致谢第93-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彼得·贝格尔世俗化理论转向之探讨
下一篇:“偶然”逻辑特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