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水文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论文--工程地质学论文--动力地质及工程地质作用论文--泥石流论文

舟曲县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19页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第12-13页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第12-13页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第13页
   ·研究现状第13-16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研究区研究现状第15-16页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6-19页
     ·研究内容第16-17页
     ·技术路线第17-19页
第2章 研究区自然地理及工程地质背景第19-35页
   ·自然地理概况第19页
   ·工程地质条件第19-30页
     ·地形地貌第19-22页
     ·地层岩性第22-24页
     ·地质构造第24-25页
     ·新构造运动及地震第25-26页
     ·气象水文条件第26-30页
   ·植被条件第30-31页
   ·人类工程活动第31-32页
   ·岩土体类型及工程地质性质第32-35页
     ·岩体工程地质特征分类第32-33页
     ·土体工程地质特征分类第33-35页
第3章 区内泥石流成灾规律第35-52页
   ·泥石流分布特征第35-42页
     ·空间分布规律第35-36页
     ·时间分布规律第36-42页
   ·泥石流的发育特征第42-43页
     ·普遍性和不均匀性第42页
     ·多发性第42页
     ·突发性第42-43页
     ·周期性第43页
   ·成灾条件分析第43-52页
     ·地形地貌条件第43-45页
     ·松散固体物质条件第45-48页
     ·降雨条件第48-50页
     ·植被条件第50-52页
第4章 基于栅格单元的泥石流危险性区划第52-70页
   ·区域泥石流的评价方法第52-55页
     ·层次分析法的原理第52页
     ·层次分析法的计算步骤第52-55页
   ·区域泥石流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第55-65页
     ·评价单元的划分第55页
     ·指标因子的选取第55-57页
     ·指标因子的提取及等级划分第57-65页
   ·区域泥石流危险性区划模型的建立第65-70页
     ·计算指标因子的权重第65-67页
     ·构建评价模型第67-68页
     ·危险性分区第68-70页
第5章 白龙江流域泥石流危险性定量评价第70-87页
   ·流域系统地貌信息熵理论第70-71页
   ·运用ARCGIS划分白龙江流域第71-75页
     ·填充洼地(fill)第71-72页
     ·计算水流方向(flow direction)第72-73页
     ·河网的提取及分级第73-74页
     ·流域分割和提取第74-75页
   ·泥石流危险性定量评价第75-85页
     ·信息熵计算结果第75-82页
     ·白龙江流域危险性评价第82-84页
     ·危险性评价结果及分析第84-85页
   ·泥石流危险性区划结果的检验第85-87页
第6章 结论及展望第87-89页
   ·主要结论第87-88页
   ·展望第88-89页
致谢第89-90页
参考文献第90-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曹妃甸区域地下水循环模式研究
下一篇:中国利率水平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前瞻反应--基于泰勒规则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