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体制论文

论外资并购中的产业安全保护法律制度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引言第8-9页
第一章 产业安全问题概述第9-19页
 第一节 产业安全的重要性第9-13页
  一、 产业安全与国家安全第9-10页
  二、 产业安全与产业竞争力第10-11页
  三、 我国在外资并购浪潮下面临的产业安全问题第11-13页
 第二节 产业安全审查与反垄断审查第13-15页
  一、 产业安全审查与反垄断审查的区别第13-14页
  二、 设立专门产业安全审查制度的意义第14-15页
 第三节 产业安全保护法律制度的国际法依据第15-17页
  一、 国家经济主权原则第15-16页
  二、 政府援助条款第16页
  三、 例外条款第16-17页
 第四节 产业安全保护法律制度的国内法依据第17-19页
第二章 外资并购中的程序法律制度第19-29页
 第一节 审查主体第19-21页
  一、 研究机构前置制度第19-20页
  二、 多部门联合审查制第20页
  三、 我国审查主体第20-21页
 第二节 发起程序第21-23页
  一、 申报制第21-22页
  二、 通报制第22页
  三、 申报与通报联合制第22页
  四、 申报撤回机制第22-23页
 第三节 审查程序第23-25页
  一、 初审程序和调查程序第23页
  二、 最后决定程序第23-24页
  三、 投资者的举证责任第24-25页
  四、 我国的审查程序构建第25页
 第四节 协商机制第25-26页
  一、 协商机制的内容第25-26页
  二、 协商机制的优势第26页
 第五节 事后监督机制第26-29页
  一、 年度报告制度第26-27页
  二、 审查机构问责制第27页
  三、 重新审查条款第27页
  四、 我国的事后监督机制构建第27-29页
第三章 外资并购中产业安全保护实体法律制度第29-40页
 第一节 产业安全的界定方式第29-32页
  一、 国家安全导向的产业安全第29-30页
  二、 产业竞争力导向的产业安全第30-31页
  三、 我国产业安全界定方式第31-32页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认定第32-34页
  一、 需审查的“外资并购”的认定第32页
  二、 “控制”的认定第32-33页
  三、 我国如何认定“外资并购”和“控制”第33-34页
 第三节 产业准入的限制第34-36页
  一、 分领域限制第34-35页
  二、 分阶段限制第35页
  三、 投资比例的限制第35页
  四、 我国应采取的产业准入方式第35-36页
 第四节 审查标准第36-38页
  一、 列举式第36-37页
  二、 自由裁量式第37页
  三、 我国产业安全审查标准第37-38页
 第五节 特殊制度第38-40页
  一、 法人交叉持股制度第38-39页
  二、 特别产业促进法第39-40页
第四章 结语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4页
致谢第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婚内强奸”
下一篇:出租车经营权性质分析与法律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