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生活方式的文化——威廉斯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导论 | 第8-11页 |
第一章 威廉斯文化观的思想支援背景 | 第11-21页 |
第一节 英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传统 | 第11-15页 |
一、英国马克思主义的早期发展 | 第11-13页 |
二、第一代新左派的理论旨趣 | 第13-14页 |
三、英国文学研究传统 | 第14-15页 |
第二节 作为独行侠的威廉斯 | 第15-21页 |
一、工人阶级出身背景 | 第15-17页 |
二、独特的求学之路 | 第17-19页 |
三、理论与实践的努力——成人教育事业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威廉斯文化观的逻辑架构 | 第21-42页 |
第一节 文化作为现时存在的物质活动 | 第21-28页 |
一、需要构建一种文化理论 | 第21-23页 |
二、对正统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批判 | 第23-25页 |
三、作为现时存在物质活动的文化 | 第25-28页 |
第二节 整体的生活方式:威廉斯文化观的核心 | 第28-33页 |
一、关节点:感觉结构 | 第28-31页 |
二、作为整体的生活方式的文化 | 第31-33页 |
第三节 文化,打开未来社会主义的可能性 | 第33-42页 |
一、三种形态的文化 | 第33-38页 |
二、大众文化 | 第38-42页 |
第三章 威廉斯的文化观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意义 | 第42-51页 |
第一节 对威廉斯文化观的批评及其反批评 | 第42-47页 |
一、汤普森:文化作为整体的斗争方式 | 第42-43页 |
二、第二代新左派的批评 | 第43-45页 |
三、威廉斯的理论回应 | 第45-47页 |
第二节 创造一种新的文化:威廉斯文化观的意义 | 第47-51页 |
一、作为规划与构成的合力的文化研究 | 第47-49页 |
二、思想史研究的社会史视角 | 第49-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