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地理论文--中国地理论文--专类地理论文--历史地理论文

汉至民国时期咸阳城市地理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绪论第9-15页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第9-10页
 二、研究现状第10-14页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4-15页
第一章 咸阳政区沿革及城址变迁第15-25页
 一、咸阳政区沿革第15-17页
  (一) 沿革概述第15-16页
  (二) 对咸阳政区沿革的思考第16-17页
 二、城址变迁第17-22页
  (一) 汉代渭城第17-19页
  (二) 唐宋咸阳城第19-21页
  (三) 明清咸阳城第21-22页
 三、城址变迁原因第22-25页
  (一) 渭河北移第22-23页
  (二) 驿路改变第23-24页
  (三) 其它因素第24-25页
第二章 咸阳城池的发展演变及原因第25-37页
 一、咸阳城池的发展演变第25-32页
  (一) 汉代渭城第25-26页
  (二) 唐宋咸阳城第26-28页
  (三) 明清民国咸阳城第28-31页
  (四) 关城叫题第31-32页
 二、城外河堤的演变第32-34页
 三、咸阳城池特点及演变原因第34-37页
  (一) 形制特点第34-36页
  (二) 城、堤关系密切第36-37页
第三章 咸阳城内部空间布局的演变、特征及原因第37-59页
 一、唐宋元时期咸阳城内布局第37-39页
 二、明清时期咸阳城内布局第39-56页
  (一) 行政机构的布局演变第39-42页
  (二) 教育机构的布局演变第42-45页
  (三) 祠祀坛庙的布局演变第45-49页
  (四) 商业的布局演变第49-52页
  (五) 街道的布局演变第52-56页
 三、明清城内空间布局的总体特征第56-59页
第四章 咸阳和长安(西安)的关系第59-71页
 一、地缘关系第59-62页
  (一) 历史渊源第59-60页
  (二) 交通联系第60-62页
 二、政治联系第62-67页
  (一) 京畿之地时期第62-67页
  (二) 国都东迁之后第67页
 三、经济联系第67-71页
  (一) 丝路贸易的重要站口第67-69页
  (二) 明清时期关中地区的贸易中转站第69-71页
结论第71-73页
参考文献第73-79页
致谢第79-8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皮影元素在数字动画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七至九世纪各政权在西域的角逐及其与焉耆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