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阻抗成像测量原理的接地网腐蚀诊断系统设计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1 绪论 | 第8-14页 |
|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 ·接地参数的数值计算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接地网腐蚀诊断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3-14页 |
| 2 基本原理与总体方案设计 | 第14-23页 |
| ·接地网腐蚀诊断的基本原理 | 第14-15页 |
| ·EIT 测量原理 | 第15-17页 |
| ·阻抗的测量方法 | 第15-17页 |
| ·测量方式 | 第17页 |
| ·EIT 测量原理在接地网腐蚀诊断中的应用 | 第17-18页 |
| ·总体方案设计 | 第18-22页 |
| ·系统设计的原则 | 第18-19页 |
| ·系统总体设计 | 第19-20页 |
| ·芯片选型 | 第20-22页 |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 3 激励源的设计 | 第23-34页 |
| ·激励源的基本结构 | 第23-24页 |
| ·信号发生器 | 第24-26页 |
| ·DDS 基本原理 | 第24-25页 |
| ·正弦波信号发生电路设计 | 第25-26页 |
| ·信号处理电路 | 第26-27页 |
| ·电压控制电流源 VCCS | 第27-33页 |
| ·基于电流反馈的恒流源 | 第27-28页 |
| ·基于 Howland 电流泵的 VCCS | 第28-29页 |
| ·改进的压控式恒流源 | 第29-30页 |
| ·电压控制电流源电路设计 | 第30-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4 测量系统设计 | 第34-53页 |
| ·ARM 主控制模块 | 第34-39页 |
| ·STM32 微控制器简介 | 第34页 |
| ·ARM 核心硬件电路设计 | 第34-39页 |
| ·电流切换模块 | 第39-41页 |
| ·元件选型 | 第40页 |
| ·电流切换模块电路设计 | 第40-41页 |
| ·数据采集模块 | 第41-47页 |
| ·电压通道选择 | 第42-43页 |
| ·差分放大 | 第43页 |
| ·滤波电路 | 第43-44页 |
| ·电压有效值转换 | 第44-46页 |
| ·模数转换模块 | 第46-47页 |
| ·SD 卡 | 第47-48页 |
| ·通信模块 | 第48-49页 |
| ·独立按键 | 第49-50页 |
| ·PCB 设计 | 第50-52页 |
| ·电路板的划分 | 第50-51页 |
| ·元器件布局 | 第51页 |
| ·布线 | 第51-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5 实验与结果分析 | 第53-63页 |
| ·激励源性能测试 | 第53-56页 |
| ·测试方法 | 第53页 |
| ·测试设备 | 第53-54页 |
| ·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 | 第54-56页 |
| ·模拟实验 | 第56-60页 |
| ·变电站现场实验 | 第60-62页 |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 6 总结与展望 | 第63-65页 |
| 致谢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 附录 | 第70页 |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