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选题背景 | 第9-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研究目标、研究框架 | 第11-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4-20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从供给方面研究工业集聚的影响因素 | 第14页 |
·从供给、需求两方面研究工业集聚的影响因素 | 第14-15页 |
·对外开放对国内区域工业集聚影响的研究 | 第15-16页 |
·国际生产分散化对国内区域工业集聚影响的研究 | 第16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工业集聚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 第16-17页 |
·对外开放对工业集聚影响的研究 | 第17-18页 |
·加工贸易及其工业集聚效应研究 | 第18-19页 |
·对国内外研究的评论 | 第19-20页 |
3 我国“加工贸易指向性”工业集聚的经验观察 | 第20-30页 |
·工业集聚的含义及其度量 | 第20-21页 |
·我国工业集聚历史和现状 | 第21-24页 |
·工业布局地区差异扩大,产业向东部地区集聚 | 第21页 |
·轻重工业均向东部地区集聚 | 第21-22页 |
·制造业向东部沿海的粤鲁苏浙四省集聚趋势明显 | 第22-24页 |
·我国“加工贸易指向性”工业集聚的经验观察 | 第24-29页 |
·我国加工贸易的基本情况 | 第24-25页 |
·我国制造业主要以加工贸易为主 | 第25-26页 |
·粤、鲁、苏、浙四大工业集聚区以加工贸易为主 | 第26-28页 |
·粤、鲁、苏、浙四大工业集聚区非国有经济工业产值占比较高 | 第28-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4 实证分析 | 第30-42页 |
·实证模型、变量及数据 | 第30-32页 |
·实证结果及分析 | 第32-38页 |
·实证方法及可能遇到的问题 | 第32页 |
·全国样本实证结果 | 第32-34页 |
·东部地区子样本实证结果 | 第34-36页 |
·中西部地区子样本实证结果 | 第36-37页 |
·描述性补充分析 | 第37-38页 |
·对实证结果的解释 | 第38-42页 |
·加工贸易工业集聚效应显著 | 第38-39页 |
·区际开放推动工业集聚,但效果随经济发展而有所改变 | 第39页 |
·市场化水平对工业集聚的影响会随经济发展有所变化 | 第39-40页 |
·地区消费水平日益成为工业集聚形成的决定因素 | 第40页 |
·交通设施对工业集聚的重要性会随经济发展有所下降 | 第40页 |
·劳动力水平的不同方面对工业集聚影响不同 | 第40-41页 |
·城市化的工业集聚效应并不显著 | 第41-42页 |
5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42-47页 |
·研究结论 | 第42-43页 |
·经验性观察结论 | 第42页 |
·实证结论 | 第42页 |
·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 第42-43页 |
·政策建议 | 第43-47页 |
·中西部积极承接产业梯度转移 | 第43页 |
·东部地区要发挥加工贸易的优势,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 第43-45页 |
·打破地方保护,统一国内市场 | 第45页 |
·提高市场化水平 | 第45页 |
·经济体制改革 | 第45-46页 |
·重视地区市场潜能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附录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