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我国网络舆论监管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6页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选题背景 | 第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网络舆论监管状况综述 | 第10-15页 |
·国内研究状况 | 第10-14页 |
·国外网络舆论状况 | 第14-15页 |
·研究内容及思路 | 第15-16页 |
第二章 信息时代我国的网络舆论及其特征 | 第16-26页 |
·信息时代与网络舆论 | 第16-18页 |
·传统的社会舆论 | 第16页 |
·信息时代与网络舆论 | 第16-18页 |
·信息时代我国社会舆论的主要特征 | 第18-22页 |
·网络舆论的主体地位已全面形成 | 第18-19页 |
·网络匿名制度下网络舆论的去责任化明显 | 第19-20页 |
·传统主流媒体的影响力下降 | 第20-21页 |
·网络舆论监督的强势地位及其双刃效果 | 第21-22页 |
·典型案例剖析 | 第22-26页 |
·“李刚现象”的舆论价值分析 | 第22-24页 |
·“八毛钱事件”背后的舆论陷阱 | 第24-26页 |
第三章 我国网络舆论监管存在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 第26-34页 |
·我国网络舆论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6-29页 |
·缺失正确的价值导向 | 第26-27页 |
·群体意识对网民的误导 | 第27-28页 |
·网络舆论的社会效应被忽略 | 第28-29页 |
·晕轮效应的干扰 | 第29页 |
·影响我国舆论监督管理的成因分析 | 第29-34页 |
·政治背景因素 | 第29-30页 |
·法律规范制度缺陷 | 第30-31页 |
·互联网行业的利益导向发展模式 | 第31页 |
·监管部门权力分散与监管手段单一 | 第31-32页 |
·舆论主体价值与社会效益相背离 | 第32-34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网络舆论监管的对策 | 第34-47页 |
·建立健全网络舆论监管保障制度 | 第34-38页 |
·健全法制保障,规范网络舆论主体行为 | 第34-35页 |
·建立网络舆论监管责任体系,规范网络文化 | 第35-37页 |
·互联网企业文化管理与人员培训 | 第37-38页 |
·政府在网络舆论监管的职能建设 | 第38-42页 |
·加强政府监管作为,强大正面引导 | 第39-40页 |
·提高舆论大众辨别与解读舆论信息的能力 | 第40-41页 |
·政府微博——网络舆论的“意见领袖” | 第41-42页 |
·构建网络舆论价值体系 | 第42-47页 |
·网络舆论应当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总导向 | 第42-44页 |
·实现个人价值、群体价值、社会效益的统一 | 第44-45页 |
·打造引导网络舆论行为的社会精神文化 | 第45-47页 |
第五章 研究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