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绪论 | 第8-9页 |
1 银行消费者隐私权的基本理论 | 第9-17页 |
·银行消费者隐私权的界定 | 第9-12页 |
·银行消费者隐私权的主体 | 第9-10页 |
·银行消费者隐私权的客体 | 第10-11页 |
·银行消费者隐私权的法律性质 | 第11-12页 |
·银行消费者隐私权的权能 | 第12页 |
·银行消费者隐私权的正当性基础 | 第12-14页 |
·尊重人格尊严 | 第12-13页 |
·实现信息的财产价值 | 第13-14页 |
·扭转银行消费者的弱势地位 | 第14页 |
·银行消费者隐私权的合理限制 | 第14-17页 |
·基于法律的强制性规定 | 第14页 |
·基于社会公共利益 | 第14-15页 |
·基于银行自身利益 | 第15-16页 |
·基于消费者明示或默示的同意 | 第16-17页 |
2 个人信用征信中的银行消费者隐私权 | 第17-28页 |
·个人信用征信与银行消费者隐私权冲突的必然性 | 第17-19页 |
·个人信用征信与银行消费者隐私权客体的静态重合 | 第17-18页 |
·个人信用征信与银行消费者隐私权客体的动态重合 | 第18-19页 |
·美欧个人征信中银行消费者隐私权的立法及评价 | 第19-23页 |
·美国个人征信中银行消费者隐私权立法 | 第19-20页 |
·欧盟个人征信中银行消费者隐私权立法 | 第20-21页 |
·对美欧个人征信中银行消费者隐私权立法的评价 | 第21-23页 |
·我国个人征信中银行消费者隐私权法律制度的构建 | 第23-28页 |
·对信息提供者的规制 | 第23-24页 |
·对征信机构的规制 | 第24-26页 |
·对信息使用者的规制 | 第26-28页 |
3 金融混业经营中的银行消费者隐私权 | 第28-37页 |
·金融混业经营与银行消费者隐私权的利益冲突 | 第28-29页 |
·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银行消费者隐私权条款 | 第29-34页 |
·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银行消费者隐私权条款制定背景 | 第29-30页 |
·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中银行消费者隐私权的主要规范 | 第30页 |
·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中银行消费者隐私权相关条款的争议 | 第30-34页 |
·我国金融混业经营中银行消费者隐私权制度的构建 | 第34-37页 |
·银行的隐私权政策通知义务 | 第34页 |
·非关联机构间的信息共享模式:选入模式 | 第34-35页 |
·关联机构间的信息共享模式:选退模式 | 第35-36页 |
·信息防火墙 | 第36-37页 |
4 银行公法上个人信息提供义务中的银行消费者隐私权 | 第37-44页 |
·银行公法上个人信息提供义务的概念与特征 | 第37-38页 |
·我国银行公法上个人信息提供义务的立法梳理 | 第38-39页 |
·向行政机关提供 | 第38-39页 |
·向司法机关提供 | 第39页 |
·我国银行公法上信息提供义务中银行消费者隐私权制度的构建 | 第39-44页 |
·法律保留 | 第39-40页 |
·信息提供时有权机关应提供的信息 | 第40-41页 |
·信息范围 | 第41-42页 |
·正当程序 | 第42-44页 |
结束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49-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