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网络舆论传播规律及其导向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第1章 引言第11-27页
   ·概述第11-12页
   ·选题的意义第12-13页
   ·研究现状第13-24页
     ·关于网络舆情第13-18页
     ·网络舆论引导第18-20页
     ·社会管理与网络舆论第20-22页
     ·关于舆论演化理论与仿真第22-24页
   ·论文的主要工作第24-27页
第2章 网络舆论与现实社会第27-63页
   ·网络舆论及舆情第27-30页
   ·中国网民结构第30-32页
     ·网民数量趋势第30-31页
     ·网民年龄与学历第31-32页
   ·网络信息的传播第32-44页
     ·网络信息传播的途径第32-37页
     ·网络信息传播特点第37-38页
     ·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第38-39页
     ·网络信息传播的动力第39-41页
     ·点击率的经济外部性第41-42页
     ·网络舆论与现实社会的关系第42-44页
   ·网络上下的辩证关系第44-52页
     ·网络是社会安全阀第44-48页
     ·加强网络引导的意义第48-50页
     ·加强网络引导的几点建议第50-52页
   ·网络与现实行动第52-56页
     ·舆论发展与消散第53-54页
     ·网络对现实的反作用第54-56页
   ·网络舆论监督作用及负面效应第56-63页
第3章 群体的舆论演化第63-92页
   ·网络舆论演化与混沌理论第63-66页
   ·DM模型规则第66-74页
   ·外部信息对群体舆论的作用第74-86页
     ·单一的外部信息第74-78页
     ·竞争性的外部信息第78-85页
     ·中性观点和非中性观点第85-86页
   ·多维DM模型初步第86-89页
   ·舆论演化规律的启示第89-92页
第4章 加强网络舆论引导 促进和谐社会构建第92-144页
   ·国内外网络信息传播管理第92-99页
     ·国内经验第92-94页
     ·国外经验第94-99页
   ·网络信息传播管理的对策第99-102页
     ·开发管理技术第99-100页
     ·管理方法第100页
     ·法律第100页
     ·解决外部性问题第100-102页
   ·网络监控问题第102-123页
     ·专家会议第102-104页
     ·帖子数量的灰色预测第104-110页
     ·舆情热度的最优监控问题第110-123页
   ·网络侵权行为的认定及防范对策第123-137页
     ·网络侵权行为的定义和特点第124-126页
     ·网络侵权行为的责任主体第126-128页
     ·网络侵权行为的责任客体第128-129页
     ·加强对网络侵权行为管理的法治对策第129-137页
   ·科学管理网络,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第137-144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144-145页
致谢第145-146页
参考文献第146-152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52页

论文共1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区域社会发展质量评价与时空分异特征研究
下一篇:网络民意表达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