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4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38页 |
| ·化学品环境效应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进展 | 第14-20页 |
| ·二维定量构效关系 | 第14-15页 |
| ·分子全息定量构效关系 | 第15-16页 |
|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 第16-19页 |
| ·QSAR 方法比较 | 第19-20页 |
| ·模型的检验 | 第20页 |
| ·萘醌类和三唑类农药简介 | 第20-25页 |
| ·2-羟基-1,4-萘醌类光系统Ⅱ抑制剂 | 第20-22页 |
| ·三唑类杀菌剂 | 第22-25页 |
| ·有机污染物的水生生物毒性研究进展 | 第25-27页 |
| ·本论文研究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7-30页 |
| ·研究目的、意义 | 第27页 |
| ·研究主要内容 | 第27-28页 |
| ·技术路线 | 第28-30页 |
| 参考文献 | 第30-38页 |
| 第二章 萘醌类除草剂光系统抑制活性二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 第38-57页 |
| ·引言 | 第38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8-41页 |
| ·pI50测定 | 第38-39页 |
| ·2D-QSAR 研究方法 | 第39-40页 |
| ·HQSAR 研究方法 | 第40-4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1-53页 |
| ·2D-QSAR 研究 | 第41-44页 |
| ·HQSAR 研究 | 第44-48页 |
| ·模型质量评价 | 第48-52页 |
| ·2D-QSAR 与HQSAR 方法比较 | 第52-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 第三章 萘醌类除草剂光系统抑制活性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 第57-77页 |
| ·引言 | 第57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57-60页 |
| ·pI50测定 | 第57-58页 |
| ·3D-QSAR 研究方法 | 第58-6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0-74页 |
| ·3D-QSAR 模型 | 第60-62页 |
| ·抑制机理、活性位点分析 | 第62-69页 |
| ·模型质量评价 | 第69-72页 |
| ·活性预测 | 第72-73页 |
| ·2D-QSAR、HQSAR 和3D-QSAR 方法比较 | 第73-74页 |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77页 |
| 第四章 三唑类杀菌剂急性毒性研究 | 第77-89页 |
| ·引言 | 第77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77-81页 |
| ·实验药品 | 第77-78页 |
| ·主要仪器 | 第78页 |
| ·大型溞急性运动抑制毒性实验 | 第78-80页 |
| ·斑马鱼急性毒性实验 | 第80-81页 |
| ·结果 | 第81-83页 |
| ·大型溞急性运动抑制毒性 | 第81-82页 |
| ·斑马鱼急性毒性 | 第82-83页 |
| ·三唑类杀菌剂对水生生态安全的初步评价 | 第83-85页 |
|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 参考文献 | 第86-89页 |
| 第五章 三唑类杀菌剂急性毒性二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 第89-109页 |
| ·引言 | 第89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89-93页 |
| ·pI50活性数据 | 第89-92页 |
| ·构成方程参数计算 | 第92页 |
| ·2D-QSAR 研究 | 第92-9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93-104页 |
| ·参数计算结果 | 第93-95页 |
| ·斑马鱼急性毒性2D-QSAR 研究 | 第95-100页 |
| ·大型溞急性毒性2D-QSAR 研究 | 第100-104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4-106页 |
| ·斑马鱼急性毒性2D-QSAR 小结 | 第104-105页 |
| ·大型溞急性毒性2D-QSAR 小结 | 第105-106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6-109页 |
| 第六章 三唑类杀菌剂急性毒性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 第109-137页 |
| ·引言 | 第109-110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110-113页 |
| ·pI50数据 | 第110-111页 |
| ·3D-QSAR 研究方法 | 第111-11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113-131页 |
| ·斑马鱼急性毒性3D-QSAR 研究 | 第113-123页 |
| ·大型溞急性毒性3D-QSAR 研究 | 第123-130页 |
| ·2D-QSAR 和3D-QSAR 方法比较 | 第130-1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131-133页 |
| ·斑马鱼急性毒性3D-QSAR 研究 | 第132页 |
| ·大型溞急性运动抑制毒性3D-QSAR 研究 | 第132-133页 |
| 参考文献 | 第133-137页 |
| 第七章 三唑类杀菌剂对斑马鱼酶活效应研究 | 第137-146页 |
| ·引言 | 第137-139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139-141页 |
| ·实验药品 | 第139-140页 |
| ·斑马鱼的管理和饲养 | 第140页 |
| ·主要仪器 | 第140页 |
| ·酶活测定 | 第140-141页 |
| ·统计分析 | 第14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141-144页 |
| ·结果 | 第141-143页 |
| ·讨论 | 第143-1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1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144-146页 |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46-150页 |
| ·主要结论 | 第146-148页 |
| ·主要创新点 | 第148页 |
| ·展望 | 第148-150页 |
| 致谢 | 第150-151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学术论文、承担及参加课题目录 | 第151-1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