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3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论文结构、研究方法 | 第9-13页 |
·论文结构 | 第9页 |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2 中小企业"走出去"的理论 | 第13-21页 |
·基本概念的理论界定 | 第13-16页 |
·中小企业的界定和划分标准 | 第13-15页 |
·"新时期"的含义 | 第15-16页 |
·中小企业"走出去"的内涵 | 第16页 |
·关于中小企业"走出去"的理论 | 第16-21页 |
·传统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 第16-18页 |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发展—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 第18-21页 |
3 新时期我国中小企业"走出去"的影响因素 | 第21-35页 |
·新时期我国中小企业"走出去"的国内推动力 | 第21-26页 |
·中小企业的竞争优势 | 第21-23页 |
·国内经济发展的要求和推动 | 第23-26页 |
·新时期东道国对我国中小企业"走出去"的吸引力 | 第26-28页 |
·东道国丰富、廉价和优质的生产要素 | 第26-28页 |
·对外国投资的鼓励和优惠政策 | 第28页 |
·有利于中小企业技术进步 | 第28页 |
·新时期我国中小企业"走出去"的不利环境因素 | 第28-35页 |
·国内经济条件的制约 | 第29-31页 |
·国际经济环境的制约 | 第31-33页 |
·非市场风险日益增加 | 第33-35页 |
4 新时期我国中小企业"走出去"存在的问题 | 第35-41页 |
·我国中小企业"走出去"的本土化问题 | 第35-37页 |
·缺乏风险管理意识和本土化发展战略 | 第35页 |
·缺乏符合东道国文化背景的知名品牌 | 第35-36页 |
·缺乏富有跨文化管理理念和能力的人才 | 第36-37页 |
·我国中小企业"走出去"的战略规划问题 | 第37-39页 |
·我国中小企业"走出去"的行业布局不合理 | 第37-38页 |
·我国中小企业"走出去"的区位选择问题 | 第38-39页 |
·我国中小企业"走出去"的模式选择问题 | 第39-41页 |
·我国中小企业"走出去"的模式层次较低 | 第40页 |
·我国中小企业"走出去"模式较单一 | 第40-41页 |
5 新时期我国中小企业"走出去"的发展对策分析 | 第41-47页 |
·健全我国中小企业"走出去"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 | 第41页 |
·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走出去"的融资体系 | 第41-42页 |
·健全我国中小企业"走出去"的本土化战略 | 第42-43页 |
·制定我国中小企业"走出去"的长期发展规划 | 第43-44页 |
·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走出去"的模式选择策略 | 第44-45页 |
·提高我国中小企业防范非市场风险的能力 | 第45-47页 |
6 结束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后记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