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缩略语表 | 第9-10页 |
1 前言 | 第10-28页 |
·苏云金芽胞杆菌简介 | 第10页 |
·芽胞结构及芽胞形成 | 第10-12页 |
·芽胞萌发的研究进展 | 第12-22页 |
·芽胞萌发过程的事件 | 第12-13页 |
·促进芽胞萌发的萌发剂 | 第13-14页 |
·芽胞萌发的主要元件 | 第14-18页 |
·芽胞萌发受体的定位 | 第18-19页 |
·芽胞萌发的途径的研究 | 第19-22页 |
·转座子插入突变 | 第22-26页 |
·转座子的介绍 | 第22-24页 |
·转座子插入突变技术 | 第24-26页 |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6-28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8-36页 |
·试剂和仪器 | 第28-29页 |
·试剂 | 第28页 |
·仪器 | 第28-29页 |
·菌株和材料 | 第29-31页 |
·菌株和质粒 | 第29-30页 |
·本研究所用培养基配方 | 第30页 |
·细菌质粒的制备和 DNA操作 | 第30-31页 |
·转化 | 第31-33页 |
·大肠杆菌的电转化 | 第31-32页 |
·苏云金芽胞杆菌的电转化 | 第32-33页 |
·相差显微镜观察 | 第33页 |
·吸光值检测 | 第33页 |
·苏云金芽胞杆菌突变体库的构建 | 第33-35页 |
·突变体的构建流程 | 第33-34页 |
·突变体库 PCR检测用引物 | 第34页 |
·突变体库的保存 | 第34-35页 |
·芽胞萌发实验 | 第35-36页 |
·芽胞前处理 | 第35页 |
·芽胞萌发实验(筛选萌发受体被突变突变子) | 第35-36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6-49页 |
·YBT-1518菌株突变体库的构建与鉴定 | 第36-38页 |
·突变体库的构建 | 第36-37页 |
·突变子的抗性筛选与鉴定 | 第37页 |
·小结 | 第37-38页 |
·芽胞萌发缺陷突变株的筛选与鉴定 | 第38-42页 |
·突变株的初步筛选 | 第38页 |
·突变株的复筛 | 第38-40页 |
·突变株的PCR鉴定 | 第40页 |
·突变株MA1在其他萌发剂诱导下的萌发情况 | 第40-42页 |
·芽胞的抗逆性实验 | 第42页 |
·小结 | 第42页 |
·MA1的Mini-Tn10插入突变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 第42-49页 |
·MA1插入突变侧翼序列的获得 | 第42-44页 |
·MA1插入突变基因的克隆 | 第44-45页 |
·MA1插入位点侧翼序列的分析 | 第45-46页 |
·GntP蛋白生物学功能的预测 | 第46-47页 |
·芽胞萌发表型的回补实验 | 第47-48页 |
·小结 | 第48-49页 |
4 讨论 | 第49-53页 |
·转座子及转座插入突变 | 第49-50页 |
·突变位点的确定和目的基因的克隆 | 第50页 |
·芽胞萌发缺陷突变菌株的筛选 | 第50-51页 |
·Gntp蛋白的功能 | 第51-53页 |
5 总结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附录一 本研究所用工具载体的物理图谱 | 第62-63页 |
附录二 发表文章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