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尔·贝娄小说中的知识分子问题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绪论 | 第7-13页 |
第一章 贝娄时代的美国知识分子问题 | 第13-22页 |
第一节 20 世纪中后期美国时代背景 | 第13-16页 |
一、 后现代社会转型 | 第13-14页 |
二、 反文化到文化多元化走向 | 第14-16页 |
第二节 美国知识分子问题的独特性 | 第16-21页 |
一、 关于“知识分子” | 第16-18页 |
二、 知识分子问题 | 第18-21页 |
三、 贝娄的知识分子小说概说 | 第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二章《赫索格》——私人生活的困境 | 第22-30页 |
第一节 质疑知识 | 第23-26页 |
一、 反智主义倾向 | 第23-24页 |
二、 缺乏实用知识 | 第24-26页 |
三、 后知后觉 | 第26页 |
第二节 无法交流的孤独 | 第26-29页 |
一、 自我倾诉 | 第27-28页 |
二、 失语的疯子 | 第28-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洪堡的礼物》——两代知识分子命运传承 | 第30-37页 |
第一节 美国的诗人之死 | 第31-34页 |
第二节 物质冲击的立场滑动 | 第34-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四章《拉维尔斯坦》——知识分子的批判 | 第37-46页 |
第一节 知识分子的批判 | 第38-41页 |
一、 精英意识 | 第38-39页 |
二、 人文与科学之争 | 第39-40页 |
三、 美国民主幌子 | 第40-41页 |
第二节 犹太问题 | 第41-45页 |
一、 关注犹太历史 | 第41-43页 |
二、 体认文化身份 | 第43-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结语 | 第46-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