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7-8页 |
第2章 食品安全犯罪概述 | 第8-19页 |
·食品安全与食品安全犯罪的界定 | 第8-12页 |
·食品安全的概念 | 第8-10页 |
·食品安全犯罪的概念 | 第10-12页 |
·食品安全犯罪的特征 | 第12-14页 |
·危害的广泛性 | 第12-13页 |
·行为的复杂性和专业性 | 第13页 |
·责任认定的复杂性 | 第13-14页 |
·食品安全犯罪的立法沿革 | 第14-19页 |
·我国成立初期至1960年代的立法 | 第14页 |
·1970年代至1980年代初的立法 | 第14-15页 |
·1979年至1997年刑法对食品安全犯罪行为的规制 | 第15-16页 |
·1997年以来刑事法律对食品安全犯罪的规制 | 第16-19页 |
第3章 食品安全犯罪的犯罪构成 | 第19-28页 |
·食品安全犯罪的主体 | 第19页 |
·食品安全犯罪的主观要件 | 第19-22页 |
·罪过形式 | 第19-21页 |
·主观目的 | 第21-22页 |
·食品安全犯罪的客观要件 | 第22-26页 |
·行为的违法性 | 第22-23页 |
·行为的具体表现 | 第23-26页 |
·食品安全犯罪的客体 | 第26-28页 |
·食品安全犯罪客体的双重性 | 第26-27页 |
·食品安全犯罪的犯罪对象 | 第27-28页 |
第4章 食品安全犯罪的司法适用 | 第28-35页 |
·食品安全犯罪的罪数形态 | 第28-31页 |
·食品安全犯罪的法规竞合 | 第28-30页 |
·食品安全犯罪法规竞合的特征 | 第28页 |
·食品安全犯罪法规竞合的分类 | 第28-29页 |
·食品安全犯罪法规竞合的适用 | 第29-30页 |
·食品安全犯罪与假冒注册商标罪的牵连情况 | 第30-31页 |
·食品安全犯罪量刑情节的理解 | 第31-32页 |
·量刑情节的一般理论 | 第31页 |
·食品安全犯罪量刑情节在《刑法》中的体现 | 第31-32页 |
·食品安全犯罪的刑罚适用 | 第32-35页 |
·食品安全犯罪的生命刑适用 | 第32页 |
·食品安全犯罪的自由刑适用 | 第32-33页 |
·食品安全犯罪的财产刑适用 | 第33-35页 |
第5章 食品安全犯罪的立法完善 | 第35-47页 |
·主观罪过应包含过失 | 第35-39页 |
·主观罪过形式单一 | 第35-37页 |
·适当引入严格责任 | 第37-39页 |
·做好《刑法》与《食品安全法》的有效对接 | 第39-42页 |
·调整范围上的差异 | 第39-41页 |
·扩大调整范围,严密刑事法网 | 第41-42页 |
·对食品安全犯罪进行合理定性 | 第42-47页 |
·犯罪客体的错位 | 第42-44页 |
·将食品安全犯罪纳入危害公共安全类犯罪中 | 第44-47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