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1页 |
一、研究的缘起 | 第10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1页 |
第二章 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概述 | 第11-19页 |
第一节 电视纪录片的涵义 | 第12-14页 |
一、电视专题片与电视纪录片 | 第12-13页 |
二、电视纪录片的涵义 | 第13-14页 |
第二节 我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历程 | 第14-19页 |
一、1958——1977年间:政治化电视纪录片阶段 | 第14-15页 |
二、1977——1992年间:人文化电视纪录片阶段 | 第15-16页 |
三、1992——1998年间:平民化电视纪录片阶段 | 第16-17页 |
四、1998 年至今:社会化电视纪录片阶段 | 第17-19页 |
第三章 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理念的发展 | 第19-40页 |
第一节 政治文化背景下,电视纪录片“教化与指导”创作理念 | 第19-20页 |
一、“形象化政论”的中国化 | 第19-20页 |
二、“教化与指导”创作理念阻碍了我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 | 第20页 |
第二节 精英文化时代“形象化政论”创作理念的内在置换 | 第20-24页 |
一、精英文化的崛起 | 第20-21页 |
二、“形象化政论”创作理念的内在置换 | 第21页 |
三、《丝绸之路》等著名电视纪录片的产生 | 第21-23页 |
四、以《话说长江》为代表的这一时期作品的创作特征 | 第23-24页 |
第三节 大众文化时代下“客观与再现”创作理念的形成 | 第24-31页 |
一、大众文化思潮在中国的出现 | 第24-26页 |
二、纪实主义成为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的新的潮流 | 第26-28页 |
三、“客观与再现”创作理念的确立 | 第28-31页 |
第四节 主流文化回归的过程中多元创作理念的共存 | 第31-40页 |
一、新世纪,我国的社会形态呈现出自由、开放、多元的特点 | 第32页 |
二、主流文化在新时期的回归 | 第32-34页 |
三、纪录片娱乐化的诞生和“主观与表现”创作理念的萌芽 | 第34-37页 |
四、在主流文化回归的过程中确立多元创作理念 | 第37-40页 |
第四章 中国电视纪录片的未来发展走向 | 第40-46页 |
第一节 创作理念更加自由更加开放 | 第41-45页 |
一、五十年创作理念发展回顾 | 第41-42页 |
二、未来创作理念前景展望 | 第42-45页 |
1、加强挖掘现实类题材与自然类题材 | 第42-43页 |
2、更加注重故事性、情节化等戏剧元素 | 第43-44页 |
3、采取国际化创作视野 | 第44-45页 |
第二节 多元化的创作手法 | 第45-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注释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著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