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4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7-9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12-13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2页 |
二、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 第13-14页 |
第二章 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理论分析 | 第14-21页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第14-16页 |
一、政府监管 | 第14页 |
二、食品安全 | 第14-15页 |
三、食品生产加工 | 第15页 |
四、食品小作坊 | 第15-16页 |
第二节 理论依据 | 第16-21页 |
一、政府规制理论的分类 | 第16-18页 |
二、产品质量政府规制的特征 | 第18页 |
三、对食品安全实施政府规制的依据 | 第18-19页 |
四、中国政府规制理论的进展和特点 | 第19-21页 |
第三章 南通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现状 | 第21-33页 |
第一节 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普查情况 | 第21-22页 |
第二节 食品加工企业基本情况分析 | 第22-28页 |
第三节 南通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存在问题 | 第28-30页 |
一、证照不全现象较为普遍 | 第28-29页 |
二、多数企业产品质量保证能力差 | 第29页 |
三、标准执行情况不容乐观 | 第29页 |
四、部分企业原辅材料缺少控制 | 第29-30页 |
五、产品出厂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 | 第30页 |
第四节 南通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存在问题的成因 | 第30-33页 |
一、主观原因 | 第30-31页 |
二、客观原因 | 第31-33页 |
第四章 南通市食品生产加工监管工作现状 | 第33-41页 |
第一节 南通市食品生产加工监管方式 | 第33-36页 |
第二节 南通市食品生产加工监管的存在问题 | 第36-38页 |
一、食品质量安全法规体系不够完善 | 第36页 |
二、政出多门使管理体系缺乏效率 | 第36页 |
三、基层监管机构和人员配置不合理 | 第36-37页 |
四、食品检测机构设置重叠水平低 | 第37-38页 |
第三节 南通市食品生产加工监管存在问题的成因 | 第38-41页 |
一、法制体系的实用性不强 | 第38页 |
二、监管执行力度不足,缺乏持续性 | 第38-39页 |
三、监管不到位 | 第39页 |
四、其他方面的原因 | 第39-41页 |
第五章 南通市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监管体系改善 | 第41-52页 |
第一节 国际、国内经验借鉴 | 第41-45页 |
一、国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 | 第41-44页 |
二、国内部分地方成功的经验 | 第44-45页 |
第二节 国内外成功经验对南通市改善监管体系的启示 | 第45-46页 |
一、制订高效的食品生产加工监管政策 | 第45-46页 |
二、建立统一的食品生产加工监管体制 | 第46页 |
三、建立健全的食品生产加工标准体系 | 第46页 |
第三节 改善南通市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监管体系的对策建议 | 第46-52页 |
一、建立健全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行政管理体系 | 第47-48页 |
二、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 第48页 |
三、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执法检测体系 | 第48-51页 |
四、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的社会监督体系 | 第51-52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6-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