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导言 | 第7-9页 |
一、选题意义 | 第7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7页 |
三、本文结构和研究方法 | 第7-9页 |
第一章 中国古代奸罪的沿革 | 第9-13页 |
一、中国古代奸罪的沿革概述 | 第9-11页 |
二、中国古代奸罪沿革的特点及成因 | 第11-13页 |
(一) 中国古代奸罪沿革的特点 | 第11-12页 |
(二) 促成中国古代上述沿革特点的原因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清代奸罪的种类及处罚原则 | 第13-21页 |
一、清代奸罪的种类 | 第13-17页 |
(一) 和奸、强奸 | 第13-15页 |
(二) 亲属相奸、良贱相奸、官吏犯奸、僧尼犯奸 | 第15-17页 |
二、清代奸罪的处罚原则 | 第17-21页 |
(一) 区分不同的犯罪行为,处以轻重不同的刑罚 | 第17-18页 |
(二) 区分不同的犯罪主体、犯罪对象 | 第18页 |
(三) 区分不同的犯罪情节,处以轻重不同的刑罚 | 第18-21页 |
第三章 清代奸罪的法律适用 | 第21-29页 |
一、当律例有明文规定时的法律适用 | 第22-26页 |
(一) 律为主导 | 第22-23页 |
(二) 例为补充 | 第23-26页 |
二、当律例没有明文规定时的法律适用 | 第26-29页 |
(一) 直接适用其他律例 | 第26页 |
(二) 援引其他律例比照适用 | 第26-27页 |
(三) 援引成案 | 第27-28页 |
(四) 直接依据情理断案 | 第28-29页 |
第四章 对清末奸罪立法转型的概述及反思 | 第29-39页 |
一、清末立法转型是清末社会转型的重要表现 | 第29-31页 |
二、清末奸罪立法转型概述 | 第31-39页 |
(一) 从清末“礼法之争”中有关奸罪立法的争论看清末奸罪立法转型 | 第31-35页 |
(二) 民国刑法对清末奸罪立法转型的延续 | 第35-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