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动产抵押制度概述 | 第11-15页 |
第一节 动产抵押的概念及与相关制度的比较 | 第11-13页 |
一、动产抵押的概念 | 第11页 |
二、动产抵押与不动产抵押 | 第11-12页 |
三、动产抵押与动产质押 | 第12页 |
四、动产抵押与让与担保 | 第12-13页 |
第二节 动产抵押的制度功能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动产抵押对世效力的基础:物权公示制度 | 第15-26页 |
第一节 可供选择的公示方式及评述 | 第15-17页 |
第二节 我国动产抵押公示制度的选择—登记对抗与登记生效的对比考察 | 第17-21页 |
一、登记生效主义与登记对抗主义概述 | 第17-18页 |
二、登记生效主义与登记对抗主义之实例分析 | 第18-20页 |
三、简评 | 第20-21页 |
第三节 我国动产抵押公示制度的不足与完善建议 | 第21-26页 |
一、我国动产抵押权公示制度的不足 | 第21-23页 |
二、对我国动产抵押登记制度的完善建议 | 第23-26页 |
第三章 登记对抗之效力研究 | 第26-35页 |
第一节 对登记对抗力的理解 | 第26-27页 |
第二节 第三人的认定 | 第27-30页 |
一、第三人之善意与恶意 | 第27-29页 |
二、第三人的具体范围 | 第29-30页 |
第三节 对动产抵押权登记是否具有公信力的探讨 | 第30-32页 |
第四节 登记效力的时空限制 | 第32-35页 |
一、登记的时间效力 | 第32-34页 |
二、登记的空间效力 | 第34-35页 |
第四章 动产抵押权与其他担保物权的竞存及冲突解决规则 | 第35-45页 |
第一节 担保物权竞存的条件 | 第35-36页 |
第二节 动产抵押权之间的竞存 | 第36-39页 |
一、抵押权竞存现象产生的原因 | 第36-37页 |
二、动产抵押权竞存的类型化分析 | 第37-39页 |
第三节 动产抵押权与质权竞存 | 第39-41页 |
一、域外法的考察 | 第39-40页 |
二、我国法律规定 | 第40-41页 |
第四节 动产抵押权与留置权竞存 | 第41-45页 |
一、域外法的考察 | 第41-42页 |
二、我国法律的规定 | 第42-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9-50页 |
后记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