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司监事代表诉讼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2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9页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手段 | 第9-10页 |
第三节 创新之处 | 第10-12页 |
第二章 相关定义界定 | 第12-19页 |
第一节 股份制公司 | 第12-13页 |
第二节 我国现行监事会制度 | 第13-14页 |
第三节 代表诉讼制度 | 第14-17页 |
一、代表诉讼制度概念 | 第14-15页 |
二、代表诉讼制度历史沿袭 | 第15-17页 |
第四节 监事代表诉讼制度各国现状 | 第17-19页 |
第三章 监事代表诉讼权法理分析(资格界定) | 第19-27页 |
第一节 主体研究 | 第19-25页 |
一、原告 | 第19-21页 |
二、被告 | 第21-22页 |
三、公司所处法律地位 | 第22-24页 |
四、公司股东所处法律地位 | 第24-25页 |
第二节 客体研究 | 第25-27页 |
第四章 我国监事代表诉讼权现状 | 第27-31页 |
第一节 监事代表诉讼现状 | 第27-28页 |
第二节 存在的限制与结果归属 | 第28-31页 |
一、代表诉讼制度的制衡机制 | 第28-30页 |
二、诉讼结果的归属 | 第30-31页 |
第五章 实证举例 | 第31-37页 |
第一节 案例背景简介 | 第31-34页 |
第二节 监事代表诉讼过程与判决结果 | 第34页 |
第三节 案例分析 | 第34-37页 |
第六章 我国监事代表诉讼制度目前存在的问题与完善 | 第37-46页 |
第一节 监事代表诉讼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37-41页 |
一、监事代表诉讼权责不明晰 | 第37-39页 |
二、公司法在代表诉讼权上相关定义不完善 | 第39-40页 |
三、公司法传统理论对监事权责的认可程度存在差异 | 第40-41页 |
第二节 对于完善代表诉讼制度的建议 | 第41-46页 |
一、明确监事代表诉讼的法律地位与相关权责 | 第42-43页 |
二、完善监事代表诉讼制度 | 第43-44页 |
三、加强胜诉费用补偿与激励机制 | 第44-45页 |
四、明晰后续责任分担问题 | 第45-46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6-49页 |
第一节 结论 | 第46页 |
第二节 展望 | 第46-49页 |
一、监事代表诉讼制度进一步完善 | 第46-47页 |
二、监事代表诉讼权责进一步扩展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