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14页 |
| ABSTRACT | 第14-1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9页 |
| ·前言 | 第16-17页 |
| ·金属氧化物阳极的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 ·金属氧化物阳极的分类 | 第17-18页 |
| ·金属氧化物阳极的制备方法 | 第18-20页 |
| ·金属氧化物阳极的发展趋势 | 第20页 |
| ·金属氧化物阳极的失效机理研究 | 第20-23页 |
| ·影响金属氧化物阳极寿命的因素及寿命预测 | 第23-25页 |
| ·阳极寿命的影响因素 | 第23-24页 |
| ·寿命预测研究 | 第24-25页 |
| ·金属氧化物阳极的测试方法 | 第25-27页 |
| ·阳极的电化学测试 | 第25页 |
| ·涂层的表面信息 | 第25-26页 |
| ·涂层元素的定量分析和厚度测试 | 第26-27页 |
| ·课题的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7-29页 |
|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27页 |
|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7-29页 |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9-34页 |
|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29-30页 |
| ·金属氧化物阳极制备 | 第30-31页 |
| ·基体处理 | 第30页 |
| ·涂液配制 | 第30页 |
| ·阳极涂层的涂制 | 第30-31页 |
| ·阳极微观结构和电化学性能测试方法 | 第31-34页 |
| ·微观形貌观察 | 第31页 |
| ·涂层结构分析 | 第31页 |
|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31-32页 |
| ·电流效率测试 | 第32-34页 |
| 第三章 周期性反向电解对Ti/RuO_2-IrO_2-SnO_2电极的影响 | 第34-48页 |
| ·引言 | 第34页 |
| ·实验条件 | 第3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4-47页 |
| ·电极正向连续电解的失效过程分析 | 第34-41页 |
| ·槽压-时间变化 | 第34-35页 |
| ·结构分析 | 第35-36页 |
| ·表面形貌及成分分析 | 第36-37页 |
| ·电化学测试 | 第37-41页 |
| ·反向电解与正反交替电解对电极的影响 | 第41-47页 |
| ·结构分析 | 第41-42页 |
| ·表面形貌和成分分析 | 第42-44页 |
|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44-47页 |
| ·结论 | 第47-48页 |
| 第四章 周期性反向电解对Ti/PtO_x-IrO_2-Ta_2O_5电极的影响 | 第48-61页 |
| ·前言 | 第48页 |
| ·强化电解条件 | 第48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8-60页 |
| ·电极正向电解时效行为分析 | 第48-53页 |
| ·槽压-时间关系 | 第48-49页 |
| ·循环伏安 | 第49-50页 |
| ·电化学阻抗谱 | 第50-52页 |
| ·电极的表面形貌分析 | 第52-53页 |
| ·电极反向电解时效行为分析 | 第53-57页 |
| ·循环伏安 | 第53-54页 |
| ·电化学阻抗谱 | 第54-55页 |
| ·电极的表面形貌分析 | 第55-57页 |
| ·电极正反交替电解时效行为分析 | 第57-60页 |
| ·循环伏安 | 第57-58页 |
| ·电化学阻抗谱 | 第58-59页 |
| ·电极的表面形貌分析 | 第59-60页 |
| ·结论 | 第60-61页 |
| 第五章 Ti/IrO_2-Ta_2O_5/RuO_2-IrO_2-SnO_2阳极的失效机理研究 | 第61-70页 |
| ·前言 | 第61页 |
| ·强化电解条件 | 第6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1-69页 |
| ·槽压随电解时间的变化 | 第61-62页 |
| ·结构分析 | 第62-63页 |
| ·极化曲线 | 第63-64页 |
| ·循环伏安 | 第64-65页 |
| ·电化学阻抗谱 | 第65-67页 |
| ·微观分析 | 第67-69页 |
| ·结论 | 第69-70页 |
| 第六章 工况参数对氧化物阳极寿命的影响 | 第70-76页 |
| ·引言 | 第70页 |
| ·电流密度对阳极寿命的影响 | 第70-72页 |
| ·实验条件 | 第7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70-72页 |
| ·电流密度对电解过程槽压的影响 | 第70-71页 |
| ·电流密度对阳极微观形貌和成分分布的影响 | 第71-72页 |
| ·海水中温度对阳极寿命的影响 | 第72-75页 |
| ·实验条件 | 第72-7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73-75页 |
| ·温度对电解过程槽压的影响 | 第73页 |
| ·温度对阳极微观形貌和成分分布的影响 | 第73-75页 |
| ·结论 | 第75-76页 |
| 第七章 XRF法测定Ti/IrO_2-Ta_2O_5氧化物阳极涂层厚度 | 第76-82页 |
| ·前言 | 第76页 |
| ·实验 | 第76-77页 |
| ·样品制备 | 第76-77页 |
| ·待测样品制备 | 第76页 |
| ·标样制备 | 第76-77页 |
| ·涂层厚度测量及成分分析 | 第7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77-81页 |
| ·标样的测试与分析 | 第77-79页 |
| ·SEM测量标样涂层厚度 | 第77-78页 |
| ·涂层的成分分析 | 第78-79页 |
| ·涂层厚度的XRF测量 | 第79-81页 |
| ·仪器的稳定性测试 | 第79页 |
| ·分析方法的确定 | 第79-80页 |
| ·测量的精密度分析 | 第80页 |
| ·测量的准确度分析 | 第80-81页 |
| ·结论 | 第81-82页 |
| 第八章 结论 | 第82-84页 |
| ·结论 | 第82-84页 |
| 参考文献 | 第84-91页 |
| 致谢 | 第91-9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2-93页 |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