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一、前言 | 第11-32页 |
·我国马铃薯生产和镰刀菌引起的干腐病和枯萎病 | 第11-17页 |
·我国马铃薯生产现状 | 第11-13页 |
·内蒙古地区马铃薯储藏现状 | 第13-14页 |
·马铃薯干腐病和镰刀菌引起的枯萎病 | 第14-17页 |
·马铃薯干腐病和枯萎病致病菌 | 第17-19页 |
·马铃薯干腐病和枯萎病致病菌 | 第17-18页 |
·镰刀菌毒素 | 第18-19页 |
·马铃薯干腐病的防治 | 第19-23页 |
·农业防治措施 | 第19-20页 |
·化学防治措施 | 第20-22页 |
·生物防治 | 第22-23页 |
·化学防治的意义 | 第23-24页 |
·三种杀菌剂的作用机制及对镰刀菌防治的应用 | 第24-31页 |
·噻菌灵对镰刀菌的防治机制及抗药性研究 | 第24-27页 |
·咯菌腈对镰刀菌的防治及抗药性研究 | 第27-29页 |
·戊唑醇对镰刀菌的防治研究 | 第29-31页 |
·研究内容 | 第31-32页 |
二、马铃薯干腐病化学防治贮藏实验 | 第32-48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32-33页 |
·实验材料 | 第32页 |
·实验方法 | 第32-33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3-46页 |
·三种杀菌剂处理三个品种薯块60天后发病率比较 | 第33-36页 |
·三种杀菌剂处理三个品种薯块35天后发病程度的差异分析 | 第36-40页 |
·三种杀菌剂处理费乌瑞它薯块60天后发病程度的差异分析 | 第40-42页 |
·三种杀菌剂处理大西洋薯块60天后发病程度的差异分析 | 第42-44页 |
·60天后克新一号干腐病发病程度差异分析 | 第44-46页 |
·讨论 | 第46-48页 |
三、马铃薯枯萎病化学防治田间试验 | 第48-57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48-49页 |
·实验材料 | 第48页 |
·实验方法 | 第48-4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9-55页 |
·三种杀菌剂对三个马铃薯品种植株出苗率的影响 | 第49-52页 |
·三种杀菌剂对三个马铃薯品种植株株高的影响 | 第52-55页 |
·讨论 | 第55-57页 |
四、测定接骨木镰刀菌株对三种杀菌剂的抗药性 | 第57-6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7-58页 |
·实验材料 | 第57页 |
·实验方法 | 第57-5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7页 |
附录 | 第67-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