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粘性沥青应力吸收层防治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的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课题的确立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 | 第10-17页 |
·反射裂缝产生发展的力学分析研究 | 第11-13页 |
·防治反射裂缝措施研究 | 第13-15页 |
·评价防治反射裂缝措施的试验研究 | 第15-17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第2章 沥青路面反射裂缝有限元分析 | 第18-35页 |
·有限元模型 | 第19-23页 |
·路面典型结构及参数选取 | 第19页 |
·假设条件 | 第19页 |
·模型建立 | 第19-23页 |
·车辆荷载作用分析 | 第23-28页 |
·车辆荷载 | 第23-24页 |
·车辆荷载作用 | 第24-28页 |
·参数变化对应力影响分析 | 第28-33页 |
·沥青面层影响分析 | 第28-31页 |
·应力吸收层影响分析 | 第31-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3章 级配对应力吸收层混合料性能影响分析 | 第35-64页 |
·设计方法及典型级配 | 第35-39页 |
·设计方法及理论 | 第35-37页 |
·典型级配 | 第37-38页 |
·沥青及矿料 | 第38-39页 |
·混合料设计 | 第39-44页 |
·成型工艺 | 第39-40页 |
·典型级配混合料设计 | 第40-44页 |
·级配对混合料性能影响分析 | 第44-60页 |
·疲劳性能一般分析 | 第44-52页 |
·疲劳性能能量分析 | 第52-56页 |
·常温抗拉性能 | 第56-58页 |
·低温变形性能 | 第58-60页 |
·简易疲劳试验设备开发 | 第60-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4章 沥青性质对应力吸收层混合料性能影响分析 | 第64-89页 |
·沥青常规试验及性能评价参数 | 第64-67页 |
·针入度 | 第64-65页 |
·软化点 | 第65页 |
·延度 | 第65-66页 |
·粘度 | 第66页 |
·弹性恢复 | 第66-67页 |
·粘韧性 | 第67页 |
·常规沥青试验结果 | 第67-71页 |
·SHRP沥青试验及性能评价参数 | 第71-73页 |
·旋转薄膜烘箱模拟短期老化试验 | 第71-72页 |
·动态剪切流变仪标准试验 | 第72-73页 |
·SHRP沥青试验结果 | 第73-74页 |
·沥青性能对混合料性能影响分析 | 第74-87页 |
·混合料力学性能 | 第74-77页 |
·沥青性能对混合料疲劳性能影响 | 第77-83页 |
·相关性分析及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 | 第83-87页 |
·沥青评价指标及标准 | 第87-88页 |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第5章 应力吸收层混合料技术标准的研究 | 第89-104页 |
·体积参数简介 | 第90-94页 |
·密度 | 第90-92页 |
·体积参数 | 第92-94页 |
·空隙率与混合料性能关系 | 第94-98页 |
·空隙率与疲劳性能关系 | 第94-96页 |
·空隙率与抗拉强度关系 | 第96-97页 |
·空隙率与低温性能关系 | 第97-98页 |
·不同级配体积参数对混合料性能影响分析 | 第98-102页 |
·应力吸收层混合料技术标准 | 第102-103页 |
·本章小结 | 第103-104页 |
第6章 试验路验证 | 第104-118页 |
·试验路概况及前期调查 | 第104-106页 |
·试验路概况 | 第104-105页 |
·前期路况调查 | 第105-106页 |
·试验路设计及性能评价 | 第106-111页 |
·配合比设计 | 第106-109页 |
·性能评价 | 第109-111页 |
·试验路施工 | 第111-115页 |
·拌和及运输 | 第111页 |
·摊铺及碾压 | 第111-112页 |
·现场沥青含量抽检 | 第112页 |
·施工图片 | 第112-115页 |
·试验路总结 | 第115-116页 |
·试验路段裂缝调查 | 第116-118页 |
结论 | 第118-120页 |
参考文献 | 第120-12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26-128页 |
致谢 | 第1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