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10页 |
第一章 构建公司经理法律制度的基本理论 | 第10-24页 |
第一节 公司经理法律制度的法理基础 | 第10-16页 |
一、 公司为什么需要经理? | 第10-13页 |
二、 公司需要什么样的经理? | 第13-16页 |
第二节 公司经理的治理理念 | 第16-19页 |
一、 两种治理理论:代理理论与合同理论 | 第16-17页 |
二、 公司的性质、功能及法律调整 | 第17-19页 |
第三节 公司经理法律制度的价值目标 | 第19-24页 |
一、 安全:法的基本价值取向在公司经理法律制度中的体现 | 第19-21页 |
二、 效率:商事活动经济理想与法律价值取向的融合 | 第21-24页 |
第二章 公司经理法律地位辨析 | 第24-43页 |
第一节 经理的法概念比较与分析 | 第24-27页 |
一、 经理的立法例与内蕴价值分析 | 第24-27页 |
二、 公司经理的概念特征 | 第27页 |
第二节 经理的设置模式及权源分析 | 第27-31页 |
一、 任意设置模式及权源 | 第28-29页 |
二、 法定设置模式及权源 | 第29-30页 |
三、 选择设置模式及权源 | 第30-31页 |
第三节 经理在公司内部构造中的坐标 | 第31-37页 |
一、 经理与股东的关系和理论 | 第31-33页 |
二、 经理与董事会的关系和理论 | 第33-35页 |
三、 经理与董事长的关系分析 | 第35-37页 |
四、 经理与监事会的关系分析 | 第37页 |
第四节 多元法律关系中经理地位之考察 | 第37-43页 |
一、 作为公司机构的经理 | 第37-39页 |
二、 作为公司代表的经理 | 第39-41页 |
三、 作为公司雇员的经理 | 第41-43页 |
第三章 公司经理法律规范的比较研究 | 第43-56页 |
第一节 公司经理权的比较与分析 | 第43-49页 |
一、 经理权的一般理论 | 第43-45页 |
二、 经理权的立法比较 | 第45-49页 |
第二节 经理的义务与责任比较 | 第49-56页 |
一、 经理民事义务与责任的法理分析 | 第49-50页 |
二、 经理义务之比较分析 | 第50-54页 |
三、 经理责任之比较分析 | 第54-56页 |
第四章 重构我国公司经理法律制度之设想 | 第56-65页 |
第一节 公司经理法律制度立法规制的原则和方法 | 第56-58页 |
一、 现行公司经理制度构建的认识误区 | 第56页 |
二、 重构原则:法益平衡原则 | 第56-57页 |
三、 构建方法:法律规范和契约安排相结合 | 第57-58页 |
第二节 公司经理行为规范体系的完善 | 第58-62页 |
一、 建立公司经理商事登记制度 | 第58-59页 |
二、 明确经理权的授予方式 | 第59页 |
三、 重新配置经理的权利范围 | 第59-61页 |
四、 界定经理越权行为的效力 | 第61页 |
五、 经理权利的行使方式 | 第61-62页 |
第三节 公司经理义务、责任体系的完善 | 第62-65页 |
一、 经理忠诚义务的立法完善 | 第62-63页 |
二、 经理注意义务立法空白的填补 | 第63-64页 |
三、 经理责任的完善 | 第64-65页 |
结语 | 第65-66页 |
参考书目 | 第66-70页 |
后记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