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5页 |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方法与写作思路 | 第10-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写作思路与研究设计 | 第11-13页 |
·理论基础 | 第13-15页 |
·人类学中的文化变迁理论 | 第13页 |
·布迪厄的“场域-惯习”理论 | 第13-15页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回顾 | 第15-23页 |
·相关概念 | 第15-16页 |
·旅游与乡村旅游 | 第15页 |
·乡村文化 | 第15-16页 |
·文化传承 | 第16页 |
·旅游与乡村文化传承的研究背景 | 第16-17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主要内容与观点 | 第17-21页 |
·旅游对乡村文化传承的积极影响 | 第17-18页 |
·旅游对乡村文化传承的消极影响 | 第18-19页 |
·不同的声音 | 第19-21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21-23页 |
3 案例研究 | 第23-61页 |
·爨底下村的发展历程与文化内涵概述 | 第23-31页 |
·爨底下概况 | 第23页 |
·爨底下的前世今生 | 第23-26页 |
·爨底下的文化特色 | 第26-31页 |
·爨底下村旅游业发展过程与现状 | 第31-33页 |
·起步 | 第31-32页 |
·发展 | 第32页 |
·繁荣与隐患 | 第32-33页 |
·旅游框架内影响乡村文化发展与传承的主要因素 | 第33-35页 |
·政府 | 第33-34页 |
·当地居民 | 第34页 |
·外来游客 | 第34-35页 |
·学术研究者 | 第35页 |
·研究者视角——旅游对爨底下文化传承的利与弊 | 第35-43页 |
·古村新纪元——旅游业对爨底下文化传承的积极影响 | 第35-38页 |
·传统的遗失与古村的商业化——对“不良”现象的深思 | 第38-43页 |
·游客视角——爨底下文化体验的真实性 | 第43-52页 |
·旅游业中的文化真实性概述及调研目的 | 第43-45页 |
·游客调查分析 | 第45-50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50-52页 |
·村民视角——在旅游业中延续着的乡村生活 | 第52-61页 |
·调查目的与调查设计 | 第52-53页 |
·调查结果总体分析 | 第53-56页 |
·调查结果代际分析 | 第56-58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58-61页 |
4 结论与建议 | 第61-67页 |
·研究结论 | 第61-62页 |
·对乡村旅游地传统文化保护的建议 | 第62-64页 |
·对爨底下村文化传承与旅游发展的建议 | 第64-67页 |
5 结束语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5页 |
附录 | 第75-84页 |
附录一:研究区域——爨底下村平面图 | 第75-76页 |
附录二:2007 年8 月爨底下村民访谈提纲 | 第76-77页 |
附录三:2007 年10 月游客调查问卷 | 第77-79页 |
附录四:2008 年4 月村民调查问卷 | 第79-80页 |
附录五:爨底下村发展现状及调查工作照片集锦 | 第80-84页 |
个人简介 | 第84-85页 |
导师简介 | 第85-86页 |
个人成果清单 | 第86-87页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