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气的处理与利用论文--脱硫与固硫论文

中石油烟气脱硫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中文摘要第1页
英文摘要第3-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3页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其意义第7-8页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8-12页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2-13页
第二章 脱硫工艺比较及烟气脱硫系统第13-24页
   ·氨法脱硫工艺第13-14页
     ·氨法脱硫反应原理第13页
     ·氨法脱硫工艺系统组成第13-14页
   ·双碱法烟气脱硫工艺第14-15页
     ·双碱法脱硫工艺反应原理第14-15页
     ·双碱法脱硫系统组成第15页
   ·氨法和双碱法脱硫工艺比较第15-16页
   ·中石油烟气脱硫系统设计第16-23页
     ·烟气系统第17-18页
     ·吸收塔系统第18-22页
     ·吸收剂供给系统第22页
     ·脱硫产物处理系统第22-23页
     ·工艺水系统第23页
     ·DCS控制系统第23页
     ·脱硫系统流程第23页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三章 影响脱硫效率的因素及脱硫系统的物料衡算第24-42页
   ·脱硫率和设计煤种含硫量的选择第24-25页
   ·脱硫率影响因素第25-29页
     ·吸收液的pH值第25-26页
     ·液气比(L/G)第26-28页
     ·烟气流速和温度第28-29页
   ·脱硫系统物料平衡计算第29-35页
     ·机组简介第29-30页
     ·原煤及灰分分析第30-31页
     ·脱硫工艺中的水平衡第31-35页
   ·运行工况下的烟气流量计算第35-37页
     ·吸收塔进、出口烟气体积流量第35-36页
     ·浆液蒸发水分体积流量第36页
     ·氧化空气剩余氮气体积流量第36页
     ·运行工况下烟气体积流量第36-37页
   ·脱硫工艺系统物料平衡计算程序的开发第37-41页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第37-38页
     ·软件功能介绍第38页
     ·程序界面设计第38-41页
     ·软件计算结果分析第41页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四章 吸收塔结构设计及其数值计算第42-57页
   ·吸收塔结构设计第42-46页
     ·吸收塔内径第43页
     ·喷淋层的布置第43页
     ·吸收区高度第43-44页
     ·烟气进口底部至浆液面距离第44页
     ·浆液池高度第44-45页
     ·除雾器的布置第45页
     ·吸收塔入口烟道尺寸第45页
     ·吸收塔出口烟道尺寸第45页
     ·喷嘴在吸收塔内布置第45-46页
   ·烟气脱硫系统设计结果第46页
   ·装有气流分布板的喷淋空塔数值计算第46-54页
     ·物理模型简化第46-47页
     ·基本假设第47页
     ·模拟中用到的参数第47页
     ·烟气流动的数学模型第47-49页
     ·结果与分析第49-54页
   ·吸收塔烟气入口角度优化数值计算第54-56页
     ·塔内流线场模拟结果及分析第54-55页
     ·塔内速度场模拟结果及分析第55-56页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五章 脱硫系统优化及经济性分析第57-63页
   ·烟气系统的优化第57-59页
     ·烟气—烟气换热器(GGH)的选择优化第57-58页
     ·脱硫风机的优化第58-59页
   ·吸收塔入口烟道的设计优化第59-60页
   ·脱硫系统经济性分析第60-62页
     ·综合经济分析依据第60页
     ·机组采用不同烟气脱硫工艺的经济性分析第60-62页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7页
致谢第67-68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今文尚书》文本结构研究
下一篇:拇外翻病因病理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