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3页 |
| 主要术语英文缩略语 | 第13-14页 |
| 文献综述 | 第14-29页 |
| 前言 | 第29-30页 |
| 第一部分 补肾法治疗大鼠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相关实验研究 | 第30-41页 |
| 一、实验条件与方法 | 第30-33页 |
| (一) 实验材料 | 第30-31页 |
| (二) 实验方法 | 第31-32页 |
| (三) 检测指标 | 第32-33页 |
| (四) 统计学方法 | 第33页 |
| 二、结果 | 第33-36页 |
| (一) 一般情况 | 第33页 |
| (二) 组织形态学改变 | 第33-34页 |
| (三) 血生化指标改变 | 第34页 |
| (四) 骨密度的改变 | 第34-35页 |
| (五) 生物力学测试的结果 | 第35-36页 |
| 三、讨论 | 第36-39页 |
| (一) 关于中药补肾法组方及作用机制的探讨 | 第36-37页 |
| (二) 去卵巢大鼠组织形态学及生化代谢的改变及中药补肾法的作用 | 第37-38页 |
| (三) 骨密度的测定及中药补肾法的干预作用 | 第38页 |
| (四) 生物力学的测定及中药补肾法对松质骨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 | 第38-39页 |
| 四、结论 | 第39-41页 |
| 第二部分 应用超声显微扫描技术观察实验大鼠松质骨骨质结构的变化 | 第41-46页 |
| 一、实验条件与方法 | 第41-44页 |
| (一) 实验材料 | 第41页 |
| (二) 实验方法 | 第41页 |
| (三) 检测指标 | 第41-43页 |
| (四) 统计学方法 | 第43-44页 |
| 二、结果 | 第44页 |
| 三、讨论 | 第44-45页 |
| 四、结论 | 第45-46页 |
| 第三部分 声阻抗、骨密度和位移及强度的相关性比较 | 第46-59页 |
| 骨密度与位移的相关性分析 | 第46-48页 |
| 骨密度与强度的相关性分析 | 第48-50页 |
| 骨密度与声阻抗的相关性分析 | 第50-52页 |
| 声阻抗与位移的相关性分析 | 第52-54页 |
| 声阻抗与强度的相关性分析 | 第54-59页 |
| 第四部分 结论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 致谢 | 第62-64页 |
| 附录 | 第64-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