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燕麦论文

冀西北高原不同耕作方式对砂质栗钙土土壤特性及莜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1 引言第11-19页
   ·立题背景第11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1页
   ·国内外保护性耕作研究现状第11-19页
     ·保护性耕作的起源第11-12页
     ·国外保护性耕作的发展现状第12-13页
     ·国内保护性耕作的发展第13-14页
     ·国内外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特性影响研究的进展第14-17页
     ·保护性耕作对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第17-19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9-21页
   ·供试材料与试验方案第19页
   ·测定项目及方法第19-21页
     ·土壤容重的测定第19页
     ·土壤硬度的测定第19页
     ·土壤水分测定第19-20页
     ·土壤养分的测定第20页
     ·土壤微生物特性的测定第20页
     ·筱麦生长动态测定第20页
     ·筱麦根系生长情况第20页
     ·数据处理第20-21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1-49页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容重的影响第21-22页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硬度的影响第22-24页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水分的影响第24-27页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第24-25页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第25-27页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呼吸的影响第27-31页
     ·不同耕作方式对0-10cm土层土壤呼吸的影响第28-29页
     ·不同耕作方式对10-20cm土层土壤呼吸的影响第29-30页
     ·不同耕作方式对0-20cm土层土壤呼吸的影响第30-31页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第31-34页
     ·不同耕作方式对0-10m土层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第31-32页
     ·不同耕作方式对10-20cm土层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第32-33页
     ·不同耕作方式对0-20cm土层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第33-34页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活跃微生物量的影响第34-37页
     ·不同耕作方式对0-10cm土层土壤活跃微生物量的影响第34-35页
     ·不同耕作方式对10-20cm土层土壤活跃微生物量的影响第35-36页
     ·不同耕作方式对0-20cm土层土壤活跃微生物量的影响第36-37页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呼吸商的影响第37-40页
     ·不同耕作方式对0-10cm土层土壤呼吸商的影响第37-39页
     ·不同耕作方式对10-20cm土层土壤呼吸商的影响第39页
     ·不同耕作方式对0-20cm土层土壤呼吸商的影响第39-40页
   ·不同耕作方式的筱麦生长发育状况分析第40-49页
     ·不同耕作方式对筱麦根系生长的影响第40-45页
     ·不同耕作方式对筱麦群体动态的影响第45-47页
     ·不同耕作方式对筱麦产量的影响第47-49页
4 结论和讨论第49-53页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容重的影响第49页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硬度的影响第49页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呼吸的影响第49-50页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第50页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活跃微生物的影响第50页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呼吸商的影响第50页
   ·不同耕作方式对根系的影响第50-51页
   ·不同耕作方式对筱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第51页
   ·不同耕作方式的综合比较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8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8-59页
作者简介第59-60页
致谢第60-61页
附件第61-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钙离子在异氟烷神经细胞毒性和预处理保护机制的探讨
下一篇:当代中国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的伦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