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1-4页 |
Summary | 第4-7页 |
引言 | 第7-10页 |
第一章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科学化的本质及其理论视角 | 第10-27页 |
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科学化的本质 | 第10-14页 |
(一) 科学的思想 | 第12-13页 |
(二) 科学的制度 | 第13页 |
(三) 科学的方法 | 第13-14页 |
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科学化的理论视野 | 第14-18页 |
(一) 从政治学的角度看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科学化 | 第14-16页 |
(二) 从公共政策的角度看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科学化 | 第16-18页 |
三、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历史演变 | 第18-22页 |
(一) 干部人事制度形成时期(1921—1949年) | 第19页 |
(二) 干部人事制度成长时期(1949—1966年) | 第19-20页 |
(三) 干部人事制度停滞时期(1966—1978年) | 第20页 |
(四) 干部人事制度发展时期(1978—2000年) | 第20-22页 |
(五) 干部人事制度整体推进时期(2000—) | 第22页 |
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科学化与民主化、制度化 | 第22-27页 |
(一)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的意义 | 第22-25页 |
(二)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的关系 | 第25-27页 |
第二章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科学化的现状和特征 | 第27-37页 |
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科学化的成效 | 第27-31页 |
(一) 干部工作的民主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 第27-28页 |
(二) 解决干部“能下”的力度进一步加大 | 第28-29页 |
(三) 干部择优汰劣机制进一步健全 | 第29-30页 |
(四) 干部队伍资源配置进一步增强 | 第30页 |
(五) 国有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拓展 | 第30-31页 |
(六) 干部监督制度和措施进一步完善 | 第31页 |
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科学化的基本特征 | 第31-34页 |
(一) 体现了总体战略的新思维 | 第32-33页 |
(二) 进入了与法律相衔接的新空间 | 第33页 |
(三) 建立了科学有效的新方法 | 第33页 |
(四) 呈现出相互配套的新体系 | 第33-34页 |
三、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科学化存在的问题 | 第34-37页 |
(一) 观念创新还不够解放 | 第34-35页 |
(二) 管理体制还需要完善 | 第35页 |
(三) 制度创新存在一定距离 | 第35-36页 |
(四) 宏观调控手段缺乏 | 第36页 |
(五) 政策法规体系还不完备 | 第36-37页 |
第三章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科学化的路径选择 | 第37-53页 |
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科学化的时代意义 | 第37-41页 |
(一) 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的要求 | 第37-38页 |
(二) 我国改革发展关键时期的要求 | 第38-39页 |
(三) 干部人事工作现状的要求 | 第39-40页 |
(四)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 第40页 |
(五)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要求 | 第40-41页 |
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科学化的总体思路 | 第41-45页 |
(一) 指导思想 | 第41-42页 |
(二) 基本原则 | 第42-43页 |
(三) 路径保障 | 第43-45页 |
三、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科学化的目标任务 | 第45-53页 |
(一) 牢固树立科学的选人用人观 | 第45-47页 |
(二) 完善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 | 第47-49页 |
(三) 健全科学的干部管理监督机制 | 第49-50页 |
(四) 建立科学的干部人事分类管理制度 | 第50-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后记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