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2页 |
| 目录 | 第12-1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6-51页 |
| ·引言 | 第16-17页 |
| ·连拱隧道的发展 | 第17-20页 |
| ·国外连拱隧道的发展 | 第17-18页 |
| ·国内连拱隧道发展 | 第18-20页 |
| ·连拱隧道工程特征 | 第20-24页 |
| ·导洞施工 | 第20-21页 |
| ·中墙型式 | 第21-22页 |
| ·支护结构 | 第22-24页 |
| ·连拱隧道主要存在问题 | 第24-28页 |
| ·连拱隧道施工事故 | 第25页 |
| ·隧道结构病害 | 第25-26页 |
| ·背景工程存在问题 | 第26-27页 |
| ·连拱隧道病害原因 | 第27-28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8-33页 |
| ·日本的研究现状 | 第28-29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9页 |
| ·模型试验研究 | 第29-30页 |
| ·理论研究 | 第30-31页 |
| ·数值分析 | 第31-32页 |
| ·现场测试研究 | 第32-33页 |
| ·本文研究思路与主要研究内容 | 第33-36页 |
| ·研究内容 | 第33-34页 |
| ·研究思路 | 第34-35页 |
|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35-36页 |
| 参考文献 | 第36-51页 |
| 第2章 泥岩的室内试验与分析 | 第51-92页 |
| ·引言 | 第51页 |
| ·岩石取样与试件制作 | 第51-56页 |
| ·岩石取样与试件加工 | 第51-52页 |
| ·泥岩试件制备 | 第52-53页 |
| ·试件尺寸与形状误差 | 第53-54页 |
| ·试件样品的统计参数 | 第54-55页 |
| ·泥岩容重与含水量 | 第55-56页 |
| ·岩石单轴压缩试验 | 第56-66页 |
| ·实验仪器 | 第56-57页 |
| ·加载速率 | 第57页 |
| ·单轴压缩试验结果 | 第57-60页 |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60-66页 |
| ·单轴压缩全过程变形特征 | 第60-63页 |
| ·泥岩抗压强度 | 第63-64页 |
| ·泥岩变形参数 | 第64-66页 |
| ·抗拉试验 | 第66-67页 |
| ·岩石三轴试验 | 第67-69页 |
| ·单轴蠕变试验 | 第69-82页 |
| ·试验过程 | 第69-71页 |
| ·单轴蠕变试验结果 | 第71页 |
| ·蠕变试验结果分析 | 第71-82页 |
| ·泥岩流变模型分析 | 第71-77页 |
| ·泥岩蠕变特性与含水量关系 | 第77-80页 |
| ·蠕变后泥岩强度与变形特征 | 第80-82页 |
| ·小结 | 第82-84页 |
| 参考文献 | 第84-92页 |
| 第3章 偏压连拱隧道数值分析 | 第92-109页 |
| ·离散元分析原理 | 第92-95页 |
| ·基本方程 | 第92-94页 |
| ·数值求解过程 | 第94页 |
| ·数值分析原则 | 第94-95页 |
| ·无偏压连拱隧道数值模拟 | 第95-100页 |
| ·数值模拟过程 | 第95页 |
| ·模型建立 | 第95-97页 |
| ·模拟结果分析 | 第97-100页 |
| ·偏压作用连拱隧道力学特性 | 第100-104页 |
| ·模型的建立 | 第100-101页 |
| ·地形偏压作用连拱隧道力学与变形特性 | 第101-104页 |
| ·偏压作用影响因素分析 | 第104-106页 |
| ·小结 | 第106-107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7-109页 |
| 第4章 偏压连拱隧道现场试验研究 | 第109-137页 |
| ·工程概况 | 第109页 |
| ·现场测试内容 | 第109-114页 |
| ·试验断面确定 | 第109-111页 |
| ·测试项目 | 第111-114页 |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114-132页 |
| ·施工过程隧道支护结构应力与变形 | 第114-124页 |
| ·中墙试验结果分析 | 第124-127页 |
| ·地表沉降试验分析 | 第127-131页 |
| ·最终受力与变形特性 | 第131-132页 |
| ·隧道支护结构内力与时间关系分析 | 第132-1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133-135页 |
| ·施工力学与变形特性 | 第134页 |
| ·中墙内力变化 | 第134-135页 |
| ·地表沉降 | 第135页 |
| ·连拱隧道时效特性 | 第135页 |
| 参考文献 | 第135-137页 |
| 第5章 偏压作用连拱隧道模型试验 | 第137-154页 |
| ·试验的内容和要求 | 第137-141页 |
| ·模型试验相似关系 | 第137-138页 |
| ·试验原型 | 第138页 |
| ·模型范围及模型尺寸 | 第138-140页 |
| ·试验量测仪器设备 | 第140页 |
| ·量测测点布置 | 第140-141页 |
| ·试验方案设计 | 第141-144页 |
| ·施工过程模拟 | 第142页 |
| ·模拟试验方案 | 第142页 |
| ·无偏压模拟试验 | 第142-143页 |
| ·偏压模型试验 | 第143-144页 |
| ·模型试验历程 | 第144页 |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144-152页 |
| ·无偏压模型试验 | 第145-147页 |
| ·偏压模型试验 | 第147-150页 |
| ·围岩压力比较分析 | 第150-1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152-1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153-154页 |
| 第6章 偏压连拱隧道设计与计算 | 第154-184页 |
| ·地层偏压作用 | 第155-163页 |
| ·坡形地层初始应力 | 第155-158页 |
| ·连拱隧道偏压作用 | 第158-163页 |
| ·连拱隧道围岩压力计算 | 第163-173页 |
| ·无偏压地形围岩压力(规范JTGD70-2004) | 第163-165页 |
| ·偏压地形围岩压力(规范JTGD70-2004) | 第165-168页 |
| ·岩体质量Q计算方法(Barton,1974) | 第168-169页 |
| ·偏压连拱隧道围岩压力计算方法研究 | 第169-171页 |
| ·围岩压力比较分析 | 第171-173页 |
| ·中墙荷载计算与设计 | 第173-178页 |
| ·中墙荷载计算 | 第174页 |
| ·偏压连拱隧道中墙荷载计算 | 第174-176页 |
| ·中墙荷载比较分析 | 第176页 |
| ·偏心距计算 | 第176-178页 |
| ·偏压连拱隧道技术措施 | 第178-180页 |
| ·偏压隧道常用治理方法 | 第178-179页 |
| ·偏压连拱隧道治理方案的建议 | 第179-180页 |
| ·小结 | 第180-181页 |
| 参考文献 | 第181-184页 |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84-189页 |
| ·研究结论 | 第184-187页 |
| ·进一步研究展望和建议 | 第187-189页 |
| 致谢 | 第189-190页 |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