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监管的策略研究--以上海市社保基金监管改革为例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15页 |
·概述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14页 |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14-15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5-31页 |
·养老基金的管理运营模式 | 第16-18页 |
·由雇主或行业协会发起的职业年金管理模式 | 第16-17页 |
·政府直接管理模式 | 第17页 |
·专门的养老基金管理公司管理模式 | 第17-18页 |
·社保基金的监管原则 | 第18-21页 |
·数量限制原则 | 第18页 |
·谨慎人原则 | 第18-21页 |
·美国社保基金的监管 | 第21-24页 |
·德国社保基金的监管 | 第24-25页 |
·日本社保基金的监管 | 第25-26页 |
·其他国家社保基金的监管 | 第26-27页 |
·各国社保监管体系对我国的启示 | 第27-31页 |
·各国社保监督体系共有特点 | 第27页 |
·各国社保监督体系对我国的启示 | 第27-31页 |
第3章 我国社保基金监管概况 | 第31-41页 |
·我国社保基金在监督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31-34页 |
·基金营运和监管的法律制度不完善 | 第31页 |
·监管者角色不突出 | 第31-32页 |
·缺少信托人与受益人的监督 | 第32-33页 |
·专业投资不足 | 第33页 |
·基金的运作尚缺乏完善的法律体系和市场体系 | 第33-34页 |
·社保基金的市场化管理与安全运营所需要的基本条件 | 第34-35页 |
·社保基金监管上需要做好的工作 | 第35-41页 |
·完善社保资金投资管理法律法规体系 | 第35-36页 |
·建立合理的社保基金管理架构 | 第36-37页 |
·透明化社保基金管理。适时对外披露信息 | 第37-38页 |
·加强社保资金的安全使用 | 第38-40页 |
·从各方面给予社保资金支持 | 第40-41页 |
第4章 上海市社保基金监管措施评价与改革建议 | 第41-48页 |
·上海社保案后的社保改革措施与成效评价 | 第41-44页 |
·2006年上海构建新社保安全网 | 第41-42页 |
·2007年成立上海社保监督委员会 | 第42-43页 |
·2008年即将建立社会保险信息披露制度 | 第43-44页 |
·上海市社保基金监管改革建议 | 第44-48页 |
·上海社会保险基金监管体系的构建 | 第44-45页 |
·上海社会保险基金监管机构的运作构想 | 第45-46页 |
·上海社会保险基金监管机构的工作细化 | 第46-48页 |
第5章 社保监管体系改革中的风险定量分析方法 | 第48-55页 |
·ARCH方法概述 | 第48-50页 |
·恩格尔与ARCH模型 | 第48-49页 |
·ARCH(q) | 第49-50页 |
·社保基金监管体系制定中的管理风险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50-55页 |
·选取反映风险的一系列指标 | 第50-51页 |
·确定每一个指标的适度区间及风险度并赋值 | 第51-52页 |
·依据各指标重要性确定权数 | 第52-55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5-61页 |
·结论 | 第55-58页 |
·展望 | 第58-61页 |
·我国社保基金管理的发展趋势 | 第58-60页 |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