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调制解调技术的研究及实现
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1 引言 | 第10-12页 |
·选题意义及背景 | 第10页 |
·论文主要内容 | 第10-12页 |
2 多载波调制技术原理介绍 | 第12-18页 |
·多载波调制技术的提出及发展 | 第12-13页 |
·传统多载波调制解调技术(OFDM)介绍 | 第13-14页 |
·非正交多载波调制原理 | 第14-16页 |
·非正交多载波数字化调制解调方法 | 第16-18页 |
3 系统功能模块与工作流程 | 第18-30页 |
·系统收发器参考模型 | 第18-21页 |
·系统发送端及接收端各部分参考模型 | 第18-19页 |
·系统数据帧结构 | 第19-20页 |
·同步问题 | 第20-21页 |
·数字调制解调过程中信号处理方法(基带信号处理) | 第21-30页 |
·循环冗余校验编码(CRC) | 第21-22页 |
·信号加扰、解扰 | 第22-24页 |
·前向纠错编码FEC | 第24-25页 |
·交织与解交织 | 第25-26页 |
·星座映射编码(APK) | 第26-27页 |
·循环前缀 | 第27-30页 |
4 NO-MCM技术在样机系统中的具体实现 | 第30-60页 |
·样机系统模型 | 第30-31页 |
·系统主要硬件及各功能模块 | 第31-39页 |
·系统主要硬件介绍 | 第31-33页 |
·系统模块及接口定义 | 第33-39页 |
·系统软件构造及部分软件有限状态机结构 | 第39-44页 |
·上位机软件模块 | 第39-42页 |
·发送端模块软件构造 | 第42-43页 |
·码元传输模块软件构造 | 第43页 |
·接收端解码模块软件构造 | 第43-44页 |
·DSP软件系统构造及程序设计 | 第44-60页 |
·整个DSP系统的状态机 | 第45-47页 |
·DSP软件系统个部分流程图 | 第47-57页 |
·通用子程序及标准子程序说明 | 第57-58页 |
·程序资源消耗及QoS | 第58-60页 |
5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作者简历 | 第63-65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