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死刑复核程序的诉讼化研究

内容摘要第1-8页
前言第8-9页
一、死刑复核程序概述第9-13页
 (一) 死刑复核程序的概念和特征第9页
 (二) 死刑复核程序的性质第9-10页
 (三) 死刑复核程序的功能第10-13页
二、我国死刑复核程序的历史沿革及现状第13-21页
 (一) 我国古代的死刑复核制度第13-17页
 (二) 近代以来死刑复核程序的发展和现状第17-21页
  1. 建国以前的死刑复核程序第17-18页
  2. 建国以来的死刑复核程序及现状第18-21页
三、境外死刑案件的程序比较第21-26页
 (一) 英美法系国家的死刑案件程序第21-22页
 (二) 大陆法系国家(地区)的死刑案件程序第22-23页
 (三) 国际公约的规定第23-26页
四、死刑复核程序的理论基础和价值分析第26-34页
 (一) 死刑复核程序的理论基础──程序正义第26-29页
  1、程序正义的含义及其在英美的发展历史第26-28页
  2、程序正义理念的基本要求第28页
  3、程序正义理念是死刑复核程序得以存在的正当性理由第28-29页
 (二) 死刑复核程序的价值分析第29-32页
  1、从公正和效率角度来分析第30-31页
  2、从自由和秩序的角度来分析第31-32页
 (三) 死刑复核程序的模式选择第32-34页
五、我国死刑复核程序的行政化及其问题第34-38页
 (一) 现行死刑复核程序的“行政化”和非诉讼化第34-35页
 (二) “行政化模式”产生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第35-38页
六、死刑复核程序的诉讼化及其构建第38-43页
 (一) 最新出台的几个司法解释第38-39页
 (二) 死刑复核程序的诉讼化及其现实可能性第39-40页
 (三) 构建规范的死刑复核诉讼程序──死刑复核制度的未来出路第40-43页
  1. 启动方式的改革第40页
  2. 复核方式的诉讼化第40-41页
  3. 相关配套制度的完善第41-43页
参考文献第43-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区域地壳速度结构的天然地震成像研究
下一篇:一维多材料下料问题的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