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3-31页 |
·行星际磁云和磁云边界层 | 第13-22页 |
·行星际磁云 | 第13-14页 |
·理论模型 | 第14-15页 |
·磁云类型和地磁效应 | 第15-18页 |
·磁云边界层 | 第18-22页 |
·磁重联 | 第22-30页 |
·磁重联的定义和基本过程 | 第22-24页 |
·磁重联模型 | 第24-26页 |
·太阳日冕中磁重联的观测 | 第26-28页 |
·磁层中磁重联的观测 | 第28-29页 |
·行星际中磁重联的观测 | 第29-30页 |
·小结 | 第30-31页 |
第二章 磁云边界层中的等离子体波活动 | 第31-43页 |
·观测与分析 | 第32-36页 |
·磁云边界层中的离子声波和朗缪尔波活动增强 | 第32-35页 |
·磁云边界层中的宽带、连续的等离子体波活动增强现象 | 第35-36页 |
·初步讨论和结论 | 第36页 |
·小结 | 第36-43页 |
第三章 磁云内部的扰动结构 | 第43-53页 |
·观测与分析 | 第43-47页 |
·反向流和反向磁场 | 第44-46页 |
·超热电子加速和加热 | 第46-47页 |
·等离子体波 | 第47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47-48页 |
·小结 | 第48-53页 |
第四章 多磁云追赶形成的相互作用区 | 第53-69页 |
·数据和事件选取 | 第53页 |
·多磁云追赶形成的相互作用区 | 第53-58页 |
·2002年8月1日事件 | 第54-55页 |
·2001年3月30日事件 | 第55-58页 |
·相互作用区的观测总结 | 第58页 |
·相互作用区和磁云边界层中的磁重联信号 | 第58-65页 |
·2001年3月30日事件的磁重联信号区 | 第59-62页 |
·2002年8月1日事件的磁重联信号区 | 第62-65页 |
·初步的数值模拟验证 | 第65-66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66-68页 |
·小结 | 第68-69页 |
第五章 子午工程数据通信系统的硬件及安全体系的初步设计 | 第69-85页 |
·子午工程数据与通信系统概况 | 第69页 |
·数据与通信系统对硬件和安全体系的需求 | 第69-72页 |
·数据存储的需求 | 第69-70页 |
·数据处理的需求 | 第70页 |
·台站监视的需求 | 第70-71页 |
·网络通信的需求 | 第71-72页 |
·系统安全的需求 | 第72页 |
·硬件和安全体系设计 | 第72-81页 |
·系统总体框架 | 第72-74页 |
·系统运行环境 | 第74页 |
·网络设计 | 第74-76页 |
·系统安全设计 | 第76-77页 |
·系统主机存储设计 | 第77-80页 |
·观测监视系统设计 | 第80-81页 |
·虚拟空间天气观测台的构想 | 第81-84页 |
·小结 | 第84-85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85-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103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103-105页 |
致谢 | 第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