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一、导论 | 第9-11页 |
二、农民工问题与非政府组织 | 第11-20页 |
(一) 农民工 | 第11-12页 |
1、概况 | 第11页 |
2、理论界定 | 第11-12页 |
(二) 农民工的法律地位与农民工问题 | 第12-14页 |
1、农民工的法律地位 | 第12-13页 |
2、农民工问题的具体表现 | 第13-14页 |
(三) 农民工问题的组织化解决 | 第14-16页 |
(四) 农民工非政府组织 | 第16-20页 |
1、非政府组织 | 第16页 |
2、农民工非政府组织 | 第16-18页 |
3、农民工非政府组织在解决农民工问题上的优势 | 第18-20页 |
三、作为行政相对人的农民工非政府组织 | 第20-32页 |
(一) 行政相对人应得到重视 | 第20-23页 |
1、行政相对人的主体性与能动性 | 第20-21页 |
2、行政相对人的权利 | 第21-22页 |
3、行政相对人在行政过程中的能动角色 | 第22-23页 |
4、农民工非政府组织应作权利充分、积极能动的行政相对人 | 第23页 |
(二) 农民工非政府组织尴尬的相对人地位 | 第23-28页 |
1、双重管理体制不适应农民工非政府组织发展的现实 | 第24-27页 |
2、限制竞争原则不利于农民工非政府组织的健康发展 | 第27-28页 |
3、农民工非政府组织对行政过程的参与不够 | 第28页 |
(三) 对农民工非政府组织行政相对人地位的简要分析 | 第28-32页 |
1、这种现状的原因 | 第29-30页 |
2、改变这种现状的几点建议 | 第30-32页 |
四、农民工非政府组织的行政主体地位问题 | 第32-41页 |
(一) 行政主体的多元化 | 第32-34页 |
(二) 农民工非政府组织取得行政主体地位的前景和意义 | 第34-36页 |
(三) 现阶段确立农民工非政府组织行政主体地位的困难 | 第36-38页 |
(四) 行政委托——作行政主体的得力助手 | 第38-41页 |
五、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后记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