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司法制度论文--法院论文

论我国立案调解制度之构建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引言第9-11页
一、我国法院立案调解制度的内涵以及实践尝试第11-15页
 (一) 上海模式第11-12页
 (二) 南沙模式第12页
 (三) 漳平模式第12页
 (四) 威海模式第12-15页
二、法院调解制度的存废争论与立案调解制度设立的正当性论述第15-21页
 (一) 法院调解制度的存废争论第15-17页
 (二) 立案调解制度的正当性与现实需要性第17-21页
三、立案调解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第21-27页
 (一) 法律与传统情理道德之间的冲突第21-22页
 (二) 片面追求调解成功结案率第22-23页
 (三) 立案调解程序适用的范围及期限第23页
 (四) 调解法官在立案调解中的定位第23-24页
 (五) 调解协议的效力及执行第24-26页
 (六) 调解成功案件的收费问题第26-27页
四、域外法院附设调解制度的启示第27-32页
 (一) 美国的“大力支持,积极介入”模式第27-28页
 (二) 英国的“大力支持,谨慎介入”模式第28-29页
 (三) 德国的“法院主导,社会参与”模式第29页
 (四) 日、韩的“调停制度”模式第29-30页
 (五) 我国台湾地区第30-32页
五、具有相对独立程序价值的立案调解制度的架构第32-39页
 (一) 立案调解的原则第32-33页
 (二) 立案调解案件的范围第33页
 (三) 立案调解案件的管辖第33-34页
 (四) 立案调解程序的启动及范围界定第34-35页
 (五) 程序的制度规定与告知第35页
 (六) 立案调解组织结构的设置及形式第35-36页
 (七) 立案调解的期限第36页
 (八) 立案调解结果处理第36页
 (九) 立案调解结果的效力问题第36-37页
 (十) 诉讼时效中断问题第37页
 (十一) 建立立案调解程序的收费激励制度第37页
 (十二) 完善与立案调解制度相关的其他制度第37-39页
结语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页

论文共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虎杖白藜芦醇合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下一篇:哌拉西林和多粘菌素B对肺炎大鼠血浆内毒素释放及凝血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