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径迹结构方法模拟单能电子诱发DNA早期损伤的理论计算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1 引言 | 第8-18页 |
| ·课题意义 | 第8-11页 |
| ·辐射的生物效应 | 第8-10页 |
| ·DNA是辐射的主要“靶” | 第10-11页 |
| ·新理论的挑战 | 第11-12页 |
| ·基因组不稳定性 | 第11页 |
| ·旁效应 | 第11-12页 |
| ·适应性反应 | 第12页 |
| ·国外发展情况 | 第12-15页 |
| ·国内发展情况 | 第15-16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 2 研究方案 | 第18-45页 |
| ·DNA结构与模型 | 第18-24页 |
| ·DNA结构 | 第18-21页 |
| ·DNA模型 | 第21-22页 |
| ·靶理论 | 第22-24页 |
| ·DNA是辐射作用的主要靶 | 第22-23页 |
| ·辐射导致DNA的直接损伤和间接损伤 | 第23-24页 |
| ·辐射作用的时间分布 | 第24-34页 |
| ·物理阶段 | 第26-29页 |
| ·水分子的电离 | 第27-28页 |
| ·水分子的激发 | 第28-29页 |
| ·物理化学阶段 | 第29-32页 |
| ·化学阶段 | 第32-34页 |
| ·程序的整体框架 | 第34-45页 |
| ·随机弦的产生方法 | 第37-40页 |
| ·OH自由基产生链断裂的途径 | 第40-41页 |
| ·DNA损伤的分类 | 第41-45页 |
| 3 计算结果及讨论 | 第45-57页 |
| ·水分子电离、激发的计算结果 | 第45-46页 |
| ·自由基的计算结果 | 第46-49页 |
| ·DNA损伤的计算结果 | 第49-57页 |
| 4 结论与展望 | 第57-59页 |
| ·结论 | 第57页 |
| ·创新点 | 第57-58页 |
| ·展望 | 第58-59页 |
| 5 致谢 | 第59-60页 |
| 6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