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2页 |
英文摘要 | 第12-16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6-38页 |
第一章 针灸治疗痹证概述 | 第16-32页 |
1. 针刺治疗 | 第16-21页 |
·不同针法 | 第16-19页 |
·不同手法 | 第19-20页 |
·不同穴位选择 | 第20页 |
·不同针刺次序 | 第20-21页 |
·不同针刺时间 | 第21页 |
2. 灸法治疗 | 第21-22页 |
·隔盐灸 | 第21页 |
·直接灸 | 第21页 |
·长蛇灸 | 第21-22页 |
·天灸发泡法 | 第22页 |
·温针灸和电温灸器 | 第22页 |
·雷火灸 | 第22页 |
3. 贴敷疗法 | 第22-23页 |
·穴位贴敷 | 第22-23页 |
·中药外敷 | 第23页 |
4. 穴位注射治疗 | 第23页 |
·穴位注射 | 第23页 |
·火针和水针相结合 | 第23页 |
·手法配合水针 | 第23页 |
·走罐配合穴位注射 | 第23页 |
5. 其它疗法 | 第23-26页 |
6. 综合疗法治疗 | 第26-28页 |
·针法结合 | 第26-27页 |
·针刺与艾灸结合 | 第27页 |
·针刺加神灯 | 第27页 |
·针药结合 | 第27-28页 |
·其它 | 第28页 |
7. 小结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2页 |
第二章 老中医经验总结的方法学研究 | 第32-38页 |
1. 老中医经验整理方法 | 第32-36页 |
·以人为线索的老中医经验总结 | 第32-33页 |
·以疾病为线索的老中医经验总结 | 第33-34页 |
·以方剂或穴方为线索的老中医经验总结 | 第34页 |
·以治则治法为线索的老中医经验总结 | 第34-35页 |
·以医话为线索的老中医经验总结 | 第35页 |
·以临床实验为线索 | 第35页 |
·以现代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进行总结的 | 第35-36页 |
2. 小结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8页 |
前言 | 第38-40页 |
第二部分 田从豁教授治疗痹证、瘾疹、不寐临床研究 | 第40-96页 |
1. 研究方法 | 第40-41页 |
2. 研究对象 | 第41-42页 |
3. 病例数据收集 | 第42-43页 |
·病例观察的内容 | 第42页 |
·病例观察记录的方法 | 第42-43页 |
·病历采集的质量控制 | 第43页 |
4. 建立结构化数据库 | 第43-44页 |
5. 数据的整理 | 第44-45页 |
6. 数据的探索性分析 | 第45-50页 |
·田从豁教授临床经验的相关要素提取和分析研究 | 第45-49页 |
·田从豁教授诊治三种疾病隐性经验的数据探索性挖掘研究 | 第49页 |
·田从豁教授诊治三种疾病探索性研究结果的定性研究——通过深入访谈对初步研究结果的讨论和确认 | 第49-50页 |
·访谈的目的 | 第49-50页 |
·访谈的阶段性目标 | 第50页 |
·田从豁教授诊治三种疾病临床经验和学术观点的深入研究 | 第50页 |
·以疾病为线索 | 第50页 |
·以穴方为线索 | 第50页 |
·以症状关系为线索 | 第50页 |
7. 研究结果 | 第50-96页 |
·病历资料研究结果 | 第50-96页 |
·数据概况 | 第50-52页 |
·常用中药分布 | 第52-53页 |
·常用穴位情况 | 第53-54页 |
·常用治法分析 | 第54-55页 |
·常用穴方分析 | 第55-68页 |
·常见疾病分析 | 第68-87页 |
·常见症状分析 | 第87-96页 |
第三部分 讨论 | 第96-124页 |
1. 田从豁教授成才之路 | 第96-106页 |
·以医为业,治病救人的志向 | 第96-97页 |
·师承渊源 | 第97-100页 |
·学习经历 | 第100-101页 |
·主要成就与贡献 | 第101-103页 |
·主要成就 | 第101页 |
·人才培养 | 第101-102页 |
·传播针灸 | 第102-103页 |
·成功寄语 | 第103-106页 |
·医德高尚,治病救人 | 第103-105页 |
·触类旁通,通常达变 | 第105页 |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 第105-106页 |
2. 田从豁教授的针灸学习方法 | 第106-108页 |
·重视经典 | 第106页 |
·手法练习 | 第106-107页 |
·针药诸法,灵活选用 | 第107-108页 |
3. 田从豁教授学术观点总结 | 第108-118页 |
·田从豁教授治疗痹证、瘾疹、不寐经验总结 | 第108-114页 |
·痹证治疗经验总结 | 第108-111页 |
·瘾疹治疗经验总结 | 第111-113页 |
·不寐治疗经验总结 | 第113-114页 |
·田从豁教授针灸治疗中调法的运用 | 第114-118页 |
·调和阴阳,以平为期 | 第114-115页 |
·天人合一,整体观念 | 第115-116页 |
·手法轻柔,互动为主 | 第116页 |
·针灸治法调法为主 | 第116-118页 |
·培补中焦,顾护正气 | 第118页 |
4. 跟师体会 | 第118-121页 |
5. 本研究的方法讨论 | 第121-122页 |
6. 本研究的创新点与展望 | 第122-124页 |
致谢 | 第124-126页 |
个人简历 | 第126-128页 |
附件 | 第128-1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