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0页 |
·学术意义 | 第10页 |
·实用意义 | 第10页 |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0-11页 |
·收集数据资料 | 第10-11页 |
·社会调查 | 第11页 |
·数据资料的归纳整理 | 第11页 |
·形成初步研究论文 | 第11页 |
·论文修改、完善及确定 | 第11页 |
·形成最终论文 | 第11页 |
·研究的实施程序 | 第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文献资料分析法 | 第11页 |
·问卷调查法 | 第11-12页 |
·访谈法 | 第12页 |
·小组讨论法 | 第12页 |
·比较研究法 | 第12页 |
·研究重点、难点以及创新之处 | 第12-14页 |
·研究的重点 | 第12页 |
·研究的难点 | 第12-13页 |
·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研究的框架 | 第14-15页 |
2 文献述评 | 第15-24页 |
·重要名词解释 | 第15-16页 |
·民营企业的概念 | 第15页 |
·培训的涵义 | 第15页 |
·培训效果评估的涵义 | 第15-16页 |
·国外培训评估研究的理论述评 | 第16-21页 |
·柯克帕特里克的四级评价模型 | 第16-17页 |
·考夫曼的五级评价 | 第17-18页 |
·CIRO 评价 | 第18-19页 |
·CIPP 模型 | 第19-20页 |
·菲力普斯的五级投资汇报率(Five-Level ROI)模型 | 第20-21页 |
·我国企业员工培训评估文献的研究 | 第21-24页 |
·民营企业培训研究述评 | 第21页 |
·培训评估研究述评 | 第21-24页 |
3 重庆市民营企业培训评估问题诊断 | 第24-42页 |
·民营企业员工培训评估的作用研究 | 第24-25页 |
·对企业的意义 | 第24页 |
·对管理者的意义 | 第24页 |
·对普通员工的意义 | 第24-25页 |
·重庆市民营企业培训效果评估的现状与问题诊断 | 第25-34页 |
·民营企业培训现状分析 | 第25-31页 |
·重庆市民营企业培训效果评估实施的基本状况 | 第31-34页 |
·员工对民营企业现有培训评估措施的满意度分析 | 第34-38页 |
·培训评估系统设计的满意度分析 | 第34-36页 |
·培训评估方法选择的满意度分析 | 第36-37页 |
·评估指标设置的满意度分析 | 第37-38页 |
·评估时机选取的满意度分析 | 第38页 |
·民营企业员工培训效果评估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8-42页 |
·对培训工作本身不重视 | 第38-39页 |
·在对评估的认识上存在误区 | 第39页 |
·培训评估中的道德风险 | 第39-40页 |
·公司领导层没有给予足够的支持和重视 | 第40页 |
·不知道如何进行有效的培训评估 | 第40-42页 |
4 构建培训评估的流程体系 | 第42-51页 |
·培训效果评估的原则 | 第42-43页 |
·方向性原则 | 第42页 |
·相符性原则 | 第42页 |
·可靠性原则 | 第42页 |
·实用性原则 | 第42页 |
·连续性原则 | 第42页 |
·客观性原则 | 第42-43页 |
·建立有效实施培训评估的制度保证 | 第43-48页 |
·高层管理者加大对培训的支持力度 | 第43-44页 |
·提高评价人员素质,调动评价主体的积极性 | 第44-45页 |
·进行培训评价可行性分析 | 第45-46页 |
·构建合理的指标体系 | 第46-47页 |
·建立评价效果反馈机制 | 第47-48页 |
·创建学习型组织 | 第48页 |
·构建培训评估体系 | 第48-51页 |
·分析培训需求 | 第48-49页 |
·确定评估的目的 | 第49页 |
·建立培训评估数据库 | 第49页 |
·确定培训评估的范围 | 第49-50页 |
·调整培训项目 | 第50页 |
·沟通培训项目结果 | 第50-51页 |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51-52页 |
·研究结论 | 第51页 |
·研究建议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附录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