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部分 离岸公司及相关概念分析 | 第10-15页 |
一、离岸公司的界定 | 第10-12页 |
(一) 离岸中心 | 第10页 |
(二) 离岸公司概念的界定 | 第10-11页 |
(三) 离岸公司的法律特征 | 第11-12页 |
二、离岸公司与跨国公司 | 第12-14页 |
三、离岸中心与国际避税地 | 第14-15页 |
第二部分 离岸公司的避税模式及评价 | 第15-21页 |
一、离岸公司的避税模式 | 第15-19页 |
(一) 控股公司(Holding Company) | 第15-16页 |
(二) 贸易公司 | 第16-18页 |
(三) 金融公司 | 第18-19页 |
(四) 其它避税模式 | 第19页 |
二、离岸公司国际避税的影响 | 第19-21页 |
(一) 积极影响 | 第19-20页 |
(二) 消极影响 | 第20-21页 |
第三部分 在岸国及国际组织的态度及反避税措施 | 第21-30页 |
一、美国对离岸公司避税的态度及反避税措施 | 第21-24页 |
(一) 《国内收入法典》F部分 | 第21-23页 |
(二) 其它反避税措施 | 第23-24页 |
二、英国对离岸公司避税的态度及其反避税措施 | 第24-25页 |
三、OECD对离岸公司避税的态度及有关措施 | 第25-28页 |
(一) OECD1998年报告 | 第25-27页 |
(二) OECD2000年报告 | 第27页 |
(三) OECD2001年报告 | 第27-28页 |
四、国际联合行动与离岸中心税收主权的法理冲突 | 第28-30页 |
第四部分 离岸公司国际避税问题对中国的启示 | 第30-42页 |
一、我国境内企业利用离岸公司避税的现状 | 第30-32页 |
(一) 内资企业利用离岸公司避税 | 第30-31页 |
(二) 外资企业利用离岸公司避税 | 第31-32页 |
二、我国反避税立法现状 | 第32-36页 |
(一) 最新立法对外商投资企业优惠税制的修改 | 第33-34页 |
(二) 关于转移定价的立法 | 第34-36页 |
(二) 关于转让定价的税收征管规定 | 第36页 |
三、我国关于离岸公司避税的对策建议 | 第36-39页 |
(一) 制定CFC条款的建议 | 第36-37页 |
(二) 完善转让定价法规 | 第37-38页 |
(三) 加强打击国际避税的国际合作 | 第38-39页 |
四、对我国相关制度的深层思考 | 第39-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