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占遗忘物犯罪的认定
内容提要 | 第1-7页 |
引言 | 第7-8页 |
第一部分 侵占遗忘物犯罪之立法概述 | 第8-12页 |
一、国外关于侵占遗忘物犯罪的立法概述 | 第8-10页 |
二、我国关于侵占遗忘物的立法概述 | 第10-12页 |
第二部分 遗忘物的界定 | 第12-26页 |
一、遗忘物与遗失物的关系 | 第12-18页 |
二、遗忘物与他人占有之物的区别 | 第18-21页 |
三、遗忘物的扩大解释 | 第21-26页 |
第三部分 侵占遗忘物犯罪客观方面的认定 | 第26-38页 |
一、“非法占为己有”的认定 | 第26-28页 |
二、“数额较大”的认定 | 第28-31页 |
三、“拒不交出”的认定 | 第31-38页 |
第四部分 侵占遗忘物犯罪主观方面的认定 | 第38-42页 |
一、侵占遗忘物犯罪的认识因素与意志因素 | 第38-39页 |
二、侵占遗忘物的犯罪目的 | 第39页 |
三、侵占遗忘物犯罪主观方面的产生时间 | 第39-42页 |
第五部分 侵占遗忘物犯罪的立法完善 | 第42-46页 |
一、以“遗失物”代替“遗忘物” | 第42-43页 |
二、扩大遗忘物的范围 | 第43-44页 |
三、明确数额标准与重设法定刑 | 第44-45页 |
四、明确“拒不交出”的时间界限 | 第45-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注释 | 第47-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论文摘要 | 第54-58页 |
Abstract | 第58-62页 |
后记 | 第62-63页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