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31页 |
·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天然气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 | 第16-22页 |
·天然气资源的分布与性质 | 第16-17页 |
·天然气在能源领域的应用 | 第17-19页 |
·天然气资源在化工领域的应用 | 第19-22页 |
·能源化工系统的分析方法研究 | 第22-28页 |
·物质流分析 | 第22页 |
·热力学分析 | 第22-24页 |
·考虑生命周期的系统分析方法 | 第24-28页 |
·研究现状的剖析和本课题研究的引入 | 第28-29页 |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组织结构 | 第29-31页 |
第二章 生命周期成本分析方法研究 | 第31-55页 |
·生命周期成本 | 第31-34页 |
·环境成本 | 第32页 |
·生命周期成本概念 | 第32-33页 |
·生命周期成本研究进展 | 第33-34页 |
·产品生命周期成本分析 | 第34-40页 |
·生命周期成本模型 | 第36-37页 |
·生命周期成本评价指标 | 第37-38页 |
·生命周期成本分析步骤 | 第38-40页 |
·生命周期成本的估算 | 第40-47页 |
·生命周期内部成本估算 | 第40-42页 |
·生命周期外部成本估算 | 第42-47页 |
·案例分析Ⅰ:天然气部分氧化法制乙炔的生命周期成本分析 | 第47-52页 |
·目标和范围的确定 | 第47页 |
·天然气制乙炔的内部成本确定 | 第47-49页 |
·天然气制乙炔的外部成本确定 | 第49页 |
·天然气制乙炔的成本分解结构 | 第49-5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0-52页 |
·案例分析Ⅱ:天然气制乙炔的工艺比较 | 第52-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三章 天然气能源利用的生命周期成本分析 | 第55-74页 |
·我国当前的能源形势 | 第55-56页 |
·能源利用与环境影响 | 第56-57页 |
·酸雨 | 第56页 |
·温室效应 | 第56-57页 |
·破坏臭氧层 | 第57页 |
·大气颗粒物污染 | 第57页 |
·我国能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 第57-58页 |
·能源利用的生命周期成本分析 | 第58-59页 |
·天然气发电的生命周期成本分析 | 第59-72页 |
·分析方法、研究对象、系统边界 | 第59-60页 |
·清单分析 | 第60-67页 |
·发电的成本分析 | 第67-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第四章 天然气化工产品链的系统分析与设计 | 第74-99页 |
·天然气能源化工产品链 | 第74-75页 |
·天然气化工产品链的系统分析 | 第75-81页 |
·产品链系统分析目的 | 第76页 |
·产品链系统的E-E 分析模型 | 第76-81页 |
·以乙炔为核心的天然气化工产品链分析 | 第81-92页 |
·以乙炔为核心的产品链介绍 | 第81-85页 |
·产品链的经济性能分析 | 第85-90页 |
·产品链的环境性能分析 | 第90-91页 |
·产品链的评价 | 第91-92页 |
·天然气化工产品链的生命周期设计 | 第92-98页 |
·生命周期设计内涵 | 第92-93页 |
·产品与产品链生命周期设计的异同点 | 第93-94页 |
·天然气化工产品链的设计原则 | 第94页 |
·天然气化工产品链的生命周期设计 | 第94-98页 |
·本章小结 | 第98-99页 |
第五章 天然气制烯烃多联产系统的热力学分析 | 第99-121页 |
·多联产系统的概念与研究 | 第99-102页 |
·多联产系统的定义 | 第99-100页 |
·多联产的研究进展 | 第100-102页 |
·多联产系统的热力学分析 | 第102-105页 |
·火用的定义与计算 | 第102-103页 |
·多联产系统的热经济学分析 | 第103-105页 |
·天然气制烯烃多联产系统的热力学分析 | 第105-120页 |
·天然气多联产系统的构建 | 第105-106页 |
·多联产各单元的流程模拟与值计算 | 第106-112页 |
·多联产系统的分析 | 第112-115页 |
·多联产系统的优化 | 第115-120页 |
·本章小结 | 第120-121页 |
结论 | 第121-123页 |
主要符号说明 | 第123-124页 |
参考文献 | 第124-136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36-137页 |
致谢 | 第1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