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复合材料论文--非金属复合材料论文

粉煤灰—伊利石/聚丙烯酸—丙烯酰胺高吸水保水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33页
   ·高吸水保水材料的发展概况第14-23页
     ·国内外高吸水保水材料研究概况第14-16页
     ·高吸水保水材料的制备方法第16-17页
     ·高吸水保水材料的表征第17-18页
     ·高吸水保水材料的种类第18-20页
     ·高吸水保水材料的性能第20-22页
     ·高吸水保水材料的应用第22-23页
   ·粉煤灰的研究与应用状况第23-26页
     ·粉煤灰的物相组成第23-24页
     ·粉煤灰的分类第24-25页
     ·粉煤灰的应用第25页
     ·利用粉煤灰制备高吸水保水复合材料的原因及优势第25-26页
   ·伊利石的研究与应用状况第26-29页
     ·伊利石的矿物学特征第26-27页
     ·我国伊利石的勘察和开发第27页
     ·伊利石的应用第27-29页
   ·无机非金属/高分子高吸水保水复合材料第29-30页
   ·本研究的来源背景、主要内容、意义及创新点第30-33页
     ·研究来源第30-31页
     ·研究背景第31-32页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32页
     ·研究意义第32页
     ·研究的创新点第32-33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33-40页
   ·主要实验原料与设备第33-36页
     ·主要实验原料第33-35页
     ·主要仪器与设备第35-36页
   ·制备工艺流程第36页
   ·实验原料和复合材料的表征与性能测试第36-38页
     ·X射线衍射(XRD)分析第36-37页
     ·红外光谱(IR)分析第37页
     ·扫描电镜(SEM)分析第37页
     ·热重(TG)与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第37页
     ·复合材料的吸液性能测试第37页
     ·复合材料的保水性能测试第37页
     ·复合材料的耐寒性第37页
     ·复合材料的二次吸液性能第37页
     ·复合材料的释钾性能测试第37-38页
   ·伊利石/聚丙烯酸-丙烯酰胺高吸水保水复合材料的制备第38页
   ·粉煤灰/聚丙烯酸-丙烯酰胺高吸水保水复合材料的制备第38-39页
   ·粉煤灰-伊利石/聚丙烯酸-丙烯酰胺高吸水保水复合材料的制备第39-40页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0-52页
   ·伊利石/聚丙烯酸-丙烯酰胺高吸水保水复合材料的制备结果及分析第40-45页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0-42页
     ·各因素对复合材料吸液性能的影响第42-45页
   ·粉煤灰/聚丙烯酸-丙烯酰胺高吸水保水复合材料的制备结果及分析第45页
   ·粉煤灰-伊利石/聚丙烯酸-丙烯酰胺高吸水保水复合材料的制备结果及分析第45-47页
   ·粉煤灰-伊利石/聚丙烯酸-丙烯酰胺高吸水保水复合材料的各项性能第47-51页
     ·吸液性能第47-48页
     ·保水性能分析第48页
     ·热重(TG)与差热(DSC)分析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第48-49页
     ·耐寒性分析第49-50页
     ·二次吸液性能分析第50-51页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四章 高吸水保水复合材料的释钾性能与机理探讨第52-65页
   ·复合材料的释钾性能及释钾机理第52-55页
     ·伊利石中钾离子的释放第52页
     ·粉煤灰中钾离子的释放第52-53页
     ·高吸水保水复合材料中钾离子的释放第53页
     ·X-衍射分析与复合材料中伊利石的释钾机理第53-54页
     ·复合材料中粉煤灰的释钾机理第54-55页
   ·复合材料的合成机理第55-59页
     ·中和反应第55页
     ·丙烯酸、丙烯酸钠和丙烯酰胺的高分子聚合反应第55-56页
     ·红外光谱分析以及伊利石与高分子之间的作用第56-58页
     ·粉煤灰与高分子之间的作用第58-59页
   ·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复合材料的表征第59-60页
   ·高吸水保水复合材料的吸水机理第60-64页
     ·高分子凝胶吸水理论第60-61页
     ·离子网络结构理论第61页
     ·相转变理论第61-62页
     ·高吸水保水复合材料的吸水机理第62-64页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五章 高吸水保水复合材料的原料成本与产业化开发第65-69页
   ·原料成本分析第65-67页
   ·高吸水保水复合材料的产业化开发第67-69页
     ·项目资助第67页
     ·企业合作第67页
     ·产品试验第67-68页
     ·产品的社会效益第68-69页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第69-71页
   ·结论第69-70页
   ·建议第70-71页
致谢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日休闲体育的比较研究
下一篇:江西赣南采茶戏的唱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