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3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2-16页 |
·短波通信在军事通信中的重要作用 | 第12-13页 |
·短波信道的特点及对通信的影响 | 第13-14页 |
·解决办法—信道均衡 | 第14-15页 |
·为什么要采用盲均衡技术 | 第15-16页 |
·盲均衡技术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Bussgang类盲算法 | 第16-17页 |
·基于高阶统计量的盲算法 | 第17-18页 |
·基于二阶统计量的盲算法 | 第18-19页 |
·基于神经网络的盲算法 | 第19-20页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0-21页 |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21-23页 |
第二章 短波信道特性 | 第23-32页 |
·短波信道概述 | 第23-26页 |
·电离层的结构 | 第24-25页 |
·电离层的特点 | 第25-26页 |
·短波信道的传输特性 | 第26-29页 |
·时变特性 | 第26页 |
·多径特性 | 第26-27页 |
·衰落特性 | 第27-29页 |
·多普勒频移和多普勒扩展 | 第29页 |
·短波信道的仿真分析 | 第29-32页 |
第三章 盲均衡的基础知识 | 第32-40页 |
·通信信号的时间结构 | 第32-33页 |
·盲均衡原理 | 第33-36页 |
·均衡性能评价及仿真效果 | 第36-39页 |
·均衡性能评价指标 | 第37-38页 |
·算法实例仿真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基于最大峰度准则和判决引导的短波信道盲均衡方法 | 第40-48页 |
·引言 | 第40-41页 |
·问题描述 | 第41-42页 |
·盲均衡准则 | 第42-44页 |
·最大峰度准则 | 第42-43页 |
·判决引导均方误差 | 第43-44页 |
·新的盲均衡准则 | 第44页 |
·实数编码遗传算法 | 第44-45页 |
·计算机仿真 | 第45-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第五章 基于模式切换的短波信道盲均衡算法 | 第48-55页 |
·引言 | 第48页 |
·系统模型 | 第48-49页 |
·基于模式切换的盲均衡算法 | 第49-52页 |
·代价函数 | 第49-50页 |
·切换规则 | 第50-51页 |
·迭代公式 | 第51-52页 |
·实验仿真 | 第52-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结束语 | 第55-57页 |
一、全文总结 | 第55-56页 |
二、今后的研究方向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