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说明 | 第1-8页 |
中文摘要 | 第8-10页 |
英文摘要 | 第10-12页 |
1 前言 | 第12-29页 |
·双子叶植物拟南芥的胚胎发育过程 | 第12-13页 |
·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 | 第13-15页 |
·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体系 | 第13-14页 |
·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的意义 | 第14-15页 |
·生长素对植物的重要作用 | 第15-18页 |
·生长素在植物发育中的作用 | 第15页 |
·生长素的信号转导途径 | 第15-17页 |
·生长素受体 | 第15-16页 |
·生长素响应基因 | 第16-17页 |
·生长素在拟南芥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的作用 | 第17-18页 |
·ABA 对植物的重要作用 | 第18-25页 |
·ABA 在植物发育中的作用 | 第18-20页 |
·ABA 的信号转导途径 | 第20-25页 |
·ABA 生物合成 | 第20-22页 |
·ABA 受体 | 第22-23页 |
·ABA 响应基因 | 第23-25页 |
·ABA 在拟南芥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的作用 | 第25页 |
·ABA 与生长素之间的关系 | 第25-28页 |
·ABA 与胚胎特征基因之间的关系 | 第25-27页 |
·ABA 和生长素在侧根发育中的相互作用 | 第27-28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8-29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9-37页 |
·实验材料 | 第29页 |
·植物材料及生长条件 | 第29页 |
·酶和生化试剂 | 第29页 |
·PCR 引物 | 第29页 |
·实验方法 | 第29-37页 |
·拟南芥组织培养 | 第29-30页 |
·拟南芥的栽培 | 第30页 |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实验方法 | 第30-33页 |
·总RNA 的提取 | 第30-31页 |
·甲醛变性胶电泳 | 第31-32页 |
·反转录CDNA 第一条链的合成 | 第32-33页 |
·qRT-PCR 注意事项 | 第33页 |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 第33-34页 |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基本操作步骤 | 第33页 |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使用注意事项 | 第33-34页 |
·ABA 的萃取及测定方法 | 第34-37页 |
·RIA 测定原理 | 第34-35页 |
·RIA 测定步骤 | 第35-36页 |
·RIA 的注意事项 | 第36-37页 |
3 结果 | 第37-52页 |
·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内源ABA 的水平变化 | 第37-39页 |
·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内源ABA 的含量测定 | 第37-38页 |
·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ABA 合成基因的表达水平分析 | 第38-39页 |
·外源施加ABA 对拟南芥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影响 | 第39-42页 |
·外源施加ABA 对初级体细胞胚再生的影响 | 第39-40页 |
·外源施加ABA 对次级体细胞胚再生的影响 | 第40-41页 |
·外源施加ABA 对胚胎特征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 第41-42页 |
·阻断内源ABA 合成抑制了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 | 第42-47页 |
·阻断内源ABA 合成途径抑制初级体细胞胚的产生 | 第42-43页 |
·阻断内源ABA 合成途径抑制次级体细胞胚的产生 | 第43-45页 |
·阻断内源ABA 合成途径引起胚胎特征基因的表达水平变化 | 第45-46页 |
·ABA 合成基因突变后影响体细胞胚胎发生 | 第46-47页 |
·ABA 和FLU 对生长素合成、极性运输和分布的影响 | 第47-52页 |
·外源施加ABA 影响了生长素的合成 | 第47-48页 |
·外源施加ABA 破坏了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 第48-49页 |
·外源施加ABA 影响了生长素的分布 | 第49页 |
·阻断内源ABA 合成途径影响了生长素的合成 | 第49-50页 |
·阻断内源ABA 合成破坏了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 第50-51页 |
·阻断内源ABA 合成途径影响生长素的分布 | 第51-52页 |
4 讨论 | 第52-55页 |
·拟南芥体细胞胚形成过程中内源ABA 水平下降 | 第52页 |
·外源施加ABA 抑制了体细胞胚的发生 | 第52-53页 |
·阻断内源ABA 生物合成对体细胞胚胎发生起抑制作用 | 第53-54页 |
·外源施加ABA 影响生长素合成、极性运输和分布 | 第54-55页 |
5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4页 |
附录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