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彩色地形图要素的自动识别与获取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1 绪论第12-28页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2-14页
   ·地理信息获取的途径第14-16页
   ·地形图要素识别与提取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第16-25页
     ·地形图要素识别与提取的研究现状第16-20页
     ·国内外有代表性的识别与提取软件系统第20-23页
     ·技术难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3-25页
   ·本文的研究成果、创新点和内容组织第25-28页
     ·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与创新点第25-27页
     ·本文的组织结构第27-28页
2 结合颜色和结构特征的彩色地形图分割算法第28-50页
   ·彩色地形图的特点第28-29页
   ·分割算法的综述与分析第29-38页
     ·分割算法第29-37页
       ·基于直方图的闭值化方法第29-30页
       ·基于特征空间的聚类第30-33页
       ·基于模糊的方法第33-34页
       ·基于神经网络的方法第34-35页
       ·基于熵的方法第35-36页
       ·基于遗传算法的方法第36页
       ·基于随机场模型的统计学方法第36-37页
       ·其它方法第37页
     ·颜色空间模型第37-38页
   ·彩色地形图分割预处理第38-39页
   ·彩色地形图分割算法第39-48页
     ·颜色空间的选择第39-41页
     ·背景色和过渡色的去除第41-42页
     ·改进的FCM算法第42-46页
       ·传统FCM算法第42-43页
       ·利用颜色统计特征初始化隶属度矩阵第43-44页
       ·改进算法的设计第44-46页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6-48页
   ·本章小结第48-50页
3 基于梯度矢量流主动轮廓模型的等高线提取算法第50-68页
   ·相关研究工作第50-51页
   ·等高线矢量化的思路及流程第51-53页
   ·等高线图预处理第53-57页
     ·形态学滤波预处理第53-54页
     ·等高线细化第54-57页
       ·细化算法的几个基本定义第54-55页
       ·细化算法第55-57页
     ·粘连点的判断第57页
   ·梯度矢量流主动轮廓模型第57-59页
     ·传统的主动轮廓模型第57-59页
     ·正则化梯度矢量流主动轮廓模型第59页
   ·基于梯度矢量流主动轮廓模型的等高线提取第59-65页
     ·内部能量的确定第59-60页
     ·外部能量的确定第60页
     ·等高线跟踪方法第60-63页
     ·等高线矢量化算法的具体实现第63-64页
     ·断裂等高线修复的具体实现第64-65页
   ·实验与分析第65-66页
   ·本章小结第66-68页
4 黑板分版图道路要素的提取第68-89页
   ·引言第68-69页
   ·地图上的道路特征第69-70页
   ·线形交叉模式的识别第70-72页
   ·道路分离预处理第72-74页
     ·坐标线的消除第72-74页
     ·虚、实线道路的预分离处理第74页
   ·乡村路等虚线道路的提取第74-81页
     ·视觉组织模型第75-77页
     ·基于图搜索A~*算法的虚线道路提取第77-81页
       ·后继节点搜索策略第77-79页
       ·虚线道路符号检测模型第79-80页
       ·估价函数第80页
       ·虚线道路提取算法实现步骤第80-81页
   ·铁路、公路、大车路的提取算法第81-85页
     ·RLS变换预处理第81-83页
     ·道路基元和初始种子点的寻找第83-84页
     ·主动轮廓跟踪算法的实现第84-85页
   ·实验与分析第85-87页
   ·本章小结第87-89页
5 基于结构特征的水系要素的提取第89-103页
   ·引言第89页
   ·水系要素分割算法综述第89-92页
     ·单、双线河流的跟踪提取第89-91页
     ·湖泊、水库等面状要素的提取第91-92页
   ·预处理和水系的粗分类第92-93页
   ·水系的交叉模式第93-95页
   ·湖泊、水库等面状要素以及注记的提取算法第95-97页
     ·注记的提取第95页
     ·湖泊、水库等面状要素的提取第95-97页
   ·单、双线河流要素的提取第97-101页
     ·跟踪判优预测法第97-98页
     ·河流线基元和初始种子点的寻找第98-99页
     ·算法的实现第99-101页
   ·实验与分析第101-102页
   ·本章小结第102-103页
6 彩色地形图信息识别与提取原型系统设计与实现第103-117页
   ·引言第103页
   ·系统的硬件配置第103页
   ·系统主要功能第103-105页
   ·系统结构第105-109页
     ·彩色地形图图像预处理子系统第106页
     ·彩色地形图图像分色(分版)及二值化子系统第106-107页
     ·信息识别与提取子系统第107-108页
       ·地形图黑版要素的识别与矢量化模块第107-108页
       ·地形图棕版要素的识别与矢量化模块第108页
       ·地形图蓝版要素的识别与矢量化模块第108页
     ·数据整合子系统第108-109页
     ·数据库管理子系统第109页
   ·本章小结第109-117页
7 结束语第117-119页
文中彩图索引第119-123页
致谢第123-124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24-125页
参考文献第125-138页

论文共1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越野车独立悬架关键零部件的轻量化设计
下一篇:吉林白鹅IGF-I基因的SNP与产绒性状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