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贸流通业的区域差距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导言 | 第7-14页 |
|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7-9页 |
| ·选题背景 | 第7-8页 |
|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 ·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9-10页 |
| ·研究思路 | 第9页 |
| ·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 ·拟创新之处 | 第11页 |
| ·论文框架结构 | 第11-14页 |
| 第二章 文献述评 | 第14-19页 |
| ·商贸流通业发展回顾 | 第14-15页 |
| ·商贸流通业研究述评 | 第15-18页 |
| ·中国商贸流通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 第15页 |
| ·中国商贸流通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15-16页 |
| ·中国商贸流通业与经济发展阶段的关系 | 第16-17页 |
| ·中国商贸流通业评价体系 | 第17页 |
| ·中国商贸流通业发展方向 | 第17-18页 |
| ·本文研究视角 | 第18-19页 |
| 第三章 商贸流通业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机理分析 | 第19-26页 |
| ·引导区域生产的作用 | 第19-21页 |
| ·促进区域消费的作用 | 第21-22页 |
| ·优化区域分配的作用 | 第22-23页 |
| ·促进区域产业关联的作用 | 第23-26页 |
| 第四章 中国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区域差异评价 | 第26-40页 |
| ·商贸流通业区域差异的评价思路 | 第26页 |
| ·商贸流通效率的界定 | 第26-27页 |
| ·商贸流通业的内涵及外延 | 第26-27页 |
| ·商贸流通效率 | 第27页 |
| ·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27-29页 |
| ·因子分析模型 | 第29-35页 |
| ·变量的命名 | 第29-30页 |
| ·提取因子 | 第30-32页 |
| ·命名解释因子 | 第32-34页 |
| ·因子得分分析 | 第34-35页 |
| ·中国商贸流通区域差距的特征分析 | 第35-40页 |
| ·各省份(市、区)因子得分分析 | 第35-38页 |
| ·三大地带区域差距的整体分析 | 第38-40页 |
| 第五章 中国商贸流通业区域差异的成因分析 | 第40-44页 |
| ·地理位置及思想观念 | 第40页 |
| ·城市化和市场化水平 | 第40-41页 |
| ·工业化水平 | 第41-42页 |
| ·经济结构 | 第42页 |
| ·政府政策 | 第42-44页 |
| 第六章 商贸流通业区域协调发展的路径与政策 | 第44-48页 |
| ·商贸流通业区域协调发展的路径 | 第44-45页 |
| ·商贸流通业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 | 第45-48页 |
| ·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强区域交流与合作 | 第45页 |
| ·进一步建立完善统一的市场经济体系 | 第45-46页 |
| ·进一步提升区域商贸流通硬件环境 | 第46页 |
| ·进一步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 | 第46页 |
| ·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和地方政策 | 第46-48页 |
| 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48-50页 |
| 结论 | 第48页 |
|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48-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5-56页 |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