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前言 | 第10-18页 |
一、树莓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二、树莓组培快繁技术进展 | 第12-16页 |
三、目的与意义 | 第16-1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8-24页 |
·试验材料 | 第18页 |
·试验方法 | 第18-23页 |
·外部因子对树莓组培苗增殖的影响 | 第18-20页 |
·培养基种类对树莓组培苗增殖的影响 | 第18页 |
·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对树莓组培苗增殖的影响 | 第18页 |
·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配比对树莓组培苗增殖的影响 | 第18页 |
·培养基中赤霉素对树莓组培苗增殖和生长的影响 | 第18-19页 |
·增殖培养过程中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 第19-20页 |
·组培苗中可溶性糖及淀粉含量测定 | 第19-20页 |
·培养基中糖含量的变化 | 第20页 |
·幼苗发根适宜培养基的选择 | 第20页 |
·活性炭浓度对幼苗发根的影响 | 第20页 |
·MS培养基浓度对幼苗发根的影响 | 第20页 |
·1/2MS培养基中生长素对幼苗发根的影响 | 第20页 |
·发根培养过程中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 第20页 |
·组培苗可溶性糖及淀粉含量的变化 | 第20页 |
·培养基中糖含量的变化情况 | 第20页 |
·树莓幼苗移栽及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 第20-23页 |
·移栽基质试验 | 第20-21页 |
·树莓移栽苗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 第21-23页 |
·根系活力测定 | 第21页 |
·叶绿素含量测定 | 第21-22页 |
·丙二醛(MDA)含量测定 | 第22页 |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测定 | 第22-23页 |
·数据处理 | 第23-2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4-44页 |
·外部因子对树莓组培苗增殖的影响 | 第24-31页 |
·培养基种类对树莓组培苗增殖的影响 | 第24页 |
·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对树莓组培苗增殖的影响 | 第24-25页 |
·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配比对树莓组培苗增殖的影响 | 第25-27页 |
·培养基中赤霉素对树莓组培苗增殖和生长的影响 | 第27-28页 |
·增殖阶段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 第28-31页 |
·组培苗的可溶性糖及淀粉含量变化 | 第28-30页 |
·培养基中糖含量变化 | 第30-31页 |
·幼苗发根适宜培养基的选择 | 第31-38页 |
·活性炭对幼苗生根的影响 | 第31-32页 |
·MS培养基浓度对幼苗发根的影响 | 第32-34页 |
·生长素种类和浓度对幼苗生长及生根的影响 | 第34-36页 |
·发根培养过程中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 第36-38页 |
·组培苗可溶性糖及淀粉含量的变化 | 第36-37页 |
·培养基中糖含量的变化 | 第37-38页 |
·树莓幼苗移栽及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 第38-44页 |
·移栽基质试验 | 第38-40页 |
·树莓移栽苗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 第40-44页 |
·根系活力测定 | 第40-41页 |
·叶绿素含量测定 | 第41页 |
·丙二醛(MDA)含量测定 | 第41-43页 |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测定 | 第43-44页 |
3 讨论 | 第44-48页 |
·增殖试验 | 第44-45页 |
·发根试验 | 第45页 |
·移栽基质 | 第45-46页 |
·快繁过程中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 第46-48页 |
4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