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31页 |
·前言 | 第10-11页 |
·柴油车尾气的组成与特点 | 第11-13页 |
·碳烟颗粒物 | 第11-12页 |
·CO 和 HC | 第12页 |
·NOx | 第12页 |
·SO_2 和硫酸盐 | 第12页 |
·柴油车尾气特征 | 第12-13页 |
·柴油车尾气控制发动机技术 | 第13-14页 |
·柴油车尾气后处理技术 | 第14-22页 |
·氧化催化剂(DOC) | 第14-20页 |
·碳烟捕集器(DPF) | 第20-21页 |
·贫燃(lean-burn)DeNOx 催化剂 | 第21-22页 |
·“四效”催化剂(Four-Way Catalyst) | 第22页 |
·柴油车氧化催化剂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 第22-24页 |
·冷启动时HC 的排放 | 第23页 |
·高温稳定性和水热稳定性 | 第23-24页 |
·硫中毒 | 第24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4-25页 |
·课题来源 | 第25页 |
参考文献 | 第25-31页 |
第二章 铈锆固溶体的合成与表征及活性 | 第31-56页 |
·引言 | 第31-32页 |
·实验部分 | 第32-33页 |
·样品制备 | 第32-33页 |
·结构表征 | 第33页 |
·DTA/TG 法对SOF 催化氧化活性 | 第33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33-53页 |
·XRD | 第33-34页 |
·BET 比表面积 | 第34-35页 |
·电镜 | 第35-36页 |
·催化活性 | 第36-41页 |
·催化活性的计算机动力学模拟计算 | 第41-53页 |
·小结 | 第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第三章 β分子筛和铈锆固溶体的原位合成与表征及氧化催化剂的性能 | 第56-71页 |
·引言 | 第56-57页 |
·实验部分 | 第57-59页 |
·样品制备 | 第57-58页 |
·结构表征 | 第58页 |
·吸脱附甲苯测试 | 第58-59页 |
·CO 氧化测试 | 第5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9-69页 |
·XRD | 第59-61页 |
·BET 比表面积和孔分布 | 第61-65页 |
·电镜 | 第65-66页 |
·吸脱附甲苯测试 | 第66-68页 |
·CO 氧化测试 | 第68-69页 |
·小结 | 第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第四章 结论和前景展望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成果 | 第74-75页 |